遗产数据库
永济桥
摘要: 7-1189-3-487.永济桥.明至清.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古建筑..第七批
7-1189-3-487.永济桥.明至清.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古建筑..第七批
永济桥
河南省信阳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河镇老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始建于明代。 [5]
永济桥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琢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是河南省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长度6至12米,其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桥面由台阶式柱头石条砌成,整座桥全部由花岗石构成。永济桥是光山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对于了解中国明代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 [1] [5]
2013年3月5日,永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4]
中文名:永济桥
地理位置: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凿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 [1]
永济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每一桥墩都“肩挑”两拱,拱拱相连。桥墩的东侧,建有高大的分水岭,可分开洪水穿孔而泻,以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桥面两侧建有栏杆,两边为人行道,中间为车道。 [1]
侧墙用石板砌筑,上顶有单层仰天石。桥台燕翅形,前墙长8.20米,桥墩上游端(东侧)是尖形(分水尖),高出桥墩许多,下游端是方形。拱碹是半圆形纵联分段并列式结构,无拱眉。跨径由北往南依次是6.00米、7.80米、9.80米、11.00米、12.00米、11.00米、9.90米、7.90米、6.08米。 [6]
永济桥永济桥永济桥远景永济桥
文物遗存
据记载过去两端桥头有华表,桥栏杆为望柱,栏杆和石条组合,上刻有各种花纹,每个栏杆都雕刻有不同姿态的狮子。桥面为台阶式柱头石条砌成,整座桥全部由花岗石构成。河两边河岸均有岩石护坡,护坡上有古城墙,桥南头有跨桥桥头楼堡。桥头楼堡,华表在“文革”中被打碎,只存遗址。 [1]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泼陂河曾经是湍急的水运要道,因建成桥后惠及后代无数百姓,而得名“永济桥”;也因上至官绅氏族,下至黎民百姓出资出力、筹金共建,又名“万金桥”。 [3]
文物价值
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最大的古代联拱石桥,是光山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对于了解中国明代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 [1]
保护措施
2000年,永济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7]
2013年3月5日,永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4]
参考资料
1永济桥.光山县人民政府.2014-05-30 [引用日期2019-03-30]
2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4-07-21]
3【光山醉美乡村游】一河一桥一街风景好~.光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引用日期2024-07-27]
4特殊参考资料: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5我市又有三处古迹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信阳晚报数字报刊.信阳晚报 [引用日期2024-07-29]
6孔庆普著. 中国古桥志 上[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20.10:74-75.
7泼陂河镇人民政府.光山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