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天宝宫
摘要: 7-1199-3-497.天宝宫.明至清.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古建筑..第七批
7-1199-3-497.天宝宫.明至清.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古建筑..第七批
天宝宫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艾庄回族乡石梁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道教宫观。
历史沿革
创建与发展:始建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当时名为“天宝观”,由道教举师卢德清奉命创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奉旨将观改为宫,此后逐渐发展成为真大道教的重要祖庭。
兴衰变迁:元代时,天宝宫在统治者的庇护下达到鼎盛,有道士七八十人,土地数百亩,还有园林、房舍、竹园、浴堂等众多财产。元末因战乱一度荒废,明洪武年间道人刘希真集资重修,正统、景泰、成化年间均有修葺。清代又增修了岳飞殿。
现代保护:天宝宫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总体格局:天宝宫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庙院分七进,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拜亭、岳飞殿、关王殿、老君殿、玉皇殿、雷祖殿、三皇殿、祖师殿,两侧有廊庑、禅院、掖门、斋舍等,布局严谨壮观。
特色建筑
山门:为明朝建筑遗存,是进出天宝宫的必经之处,上下叠筑,开中高边低三个券门,门前有两座石狮。
拜亭:造型别致,由4根石柱托起,顶为六角方形,华板上绘有山水、人物,石柱四面镌刻楷书对联。
祖师殿:年代最久,规模宏大,高10米,阔9间,深4间,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九脊六兽,单檐歇山式,檐下五踩重昂斗拱,前排有滚龙浮雕石柱10根。
玉皇殿:居中轴线中心,阔3间,深8米,单檐悬山式,绿色琉璃瓦顶,五脊六兽,檐下重昂斗拱,殿内五梁九檩,金柱两根,石柱四根。
文化价值
宗教文化:天宝宫是真大道教的庙宇,供奉了三清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代表了道教的最高信仰。作为真大道教第九、十祖祖庭,对研究真大道教的兴衰及道教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碑刻文化:宫内现有元、明、清代碑刻数通,其中《汴梁路许州长社县创建天宝宫碑》和《大元宣谕圣旨碑》尤为珍贵。《大元宣谕圣旨碑》以八思巴文与汉文对照,镌刻于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代表了元代碑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元代最高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和给予保护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