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郏县山陕会馆
郏县山陕会馆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郏县山陕会馆,又称郏县山陕庙,也有人称其为关帝庙,位于河南省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城关镇西关大街西段,郏县山陕会馆是清代山陕商贾往来西东南北的驿站和洽谈生意、祀神招财、迎宾宴客的商会场所,是全国保存较好的会馆之一。 [3-4]
郏县山陕会馆坐北面南,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门临河道,其主要建筑有镇河照壁、庙门和戏楼迭建一体的门楼、钟楼、鼓楼、中殿(关公殿)、后殿(春秋楼)、堂楼等古建筑组成。院内东西廊房各11间,中央空地阔大,可容观众千人观戏。郏县山陕会馆建筑布局严整,木、石、砖雕精美,充分体现了山、陕、豫古代建筑综合风格,其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其木雕、砖雕、石刻技艺高超,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3-4]
2013年3月5日,郏县山陕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郏县山陕会馆 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城关镇西关大街西段
所处时代 清 占地面积6300 m²
保护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7-1209-3-507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 名郏县山陕庙、关帝庙
遗址概况
郏县山陕会馆坐北面南,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门临河道,其主要建筑有镇河照壁、庙门和戏楼迭建一体的门楼、钟楼、鼓楼、中殿(关公殿)、后殿(春秋楼)、堂楼等古建筑组成。院内东西廊房各11间,中央空地阔大,可容观众千人观戏。
山陕会馆的大门的门饰、砖雕、垂花结构精巧,与二楼的古戏楼构建一体,配以左右之钟鼓楼,使庙门更显得小巧玲珑。郏县山陕会馆建筑功能完备,围墙高大端正,中殿(关公殿)、后殿(春秋楼)、客栈楼馆,以及仓储马厩等一应俱全,显示出古代晋陕商人的聪明才智和经商理念,是山陕会馆中的典型建筑。 [3-4]
遗址发掘
2013年3月5日,郏县山陕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8]
2019年,郏县山陕会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遗产点 [1]
- 1河南省10处遗产点列入万里茶道申遗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0-09-13]
- 2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国政府网 [引用日期2023-09-19]
- 3郏县山陕会馆.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3-09-23]
- 4郏县山陕会馆.平顶山市情网 [引用日期2023-09-23]
- 5[景区景点]-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引用日期2023-09-23]
- 6郏县山陕会馆片区综合项目郏景路北段(二标)道路、排水及通讯工程.河南省政府采购网 [引用日期2023-09-24]
- 7河南郏县山陕会馆 - 世界晋商大会网.世界晋商大会网 [引用日期2023-10-02]
- 8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