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
摘要: 7-1794-5-187.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1932年.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七批
7-1794-5-187.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1932年.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七批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建设路东段路北,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 [2]。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为天主教河南教区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场所,是当时河南天主教的最高学府。原总修院占地面积共计57.22亩,四周有围墙为界。主体建筑位于中央部分,为一座呈椭圆形的二层楼房。大小房间190间,其建筑面积2043.6平方米。楼房房顶采用中式瓦顶灰脊鸱尾,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建筑。 [2]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基本上是仿照天主教会在北京创办辅仁大学的建造模式,为河南省近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中的典范。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作为重要的近代宗教文化遗产和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建筑群,在历史、艺术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
2013年3月5日,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5]
中文名: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开封市建设路东段路北
所处时代:1932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 [2]民国十九年(1930年),梵蒂岗罗马教廷传信部,正式委托意大利米兰外方传教会,代为管理河南天主教总修院及负责其筹备修建事宜。意大利神职人员谭维新教父积极倡导,并在其主持下修建的了天主教河南神哲学院,又称总修院。 [3]
1958年,由于招生困难,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停办。 [3]
建筑格局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为天主教河南教区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场所,是当时河南天主教的最高学府。原总修院占地面积共计57.22亩,四周有围墙为界。主体建筑位于中央部分,为一座呈椭圆形的二层楼房。大小房间190间,其建筑面积2043.6平方米。楼房房顶采用中式瓦顶灰脊鸱尾,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建筑。楼房底层里圈为环形走廊,二层为一贯通的走廊。底层南北各开一门,南门为古典牌坊式,上有雕刻文字“河南总修院”,为开封当时书法家关百益手笔。北开一小门,有走廊相通约10米为一小教堂,建筑面积301.7平方米。大门两侧墙上各嵌一方石刻,东边为中文,西边为英文,中文石刻字迹完好,叙述建造时间、主持人等,英文石刻已损。 [2]
主要建筑
大门
南大门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正面大门为封火山墙式,上原书写有红色行楷字迹:“河南总修院”。下面浮雕宗教图案,最顶端伫立着一柄十字架,一扇红漆斑驳的木门镶嵌在半圆的门洞之中。 [4]
主体建筑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主体建筑位于中央,南北长51.1米、东西宽91.4米,大小房间共有190间。上千平方米的院落,被首尾相接的小楼环抱,楼群属于中西结合式的砖木及砖混建筑结构,高近10米,分为上下两层,采用中国古典式,造型为出厦,下层为水泥柱,上层为木柱,均有走廊围绕,粗大的廊柱壮观、肃穆。走廊的梁檩及木柱外露者皆加油漆。外墙青砖对缝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立面上混杂使用中国古建筑手法,所用的瓦皆为灰色筒瓦,整座修院建筑主体保存基本完好。 [4]
小教堂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正楼与正门相对的楼北向开有一个小门,有一走廊与后面的教堂相通,名为“圣母无染原罪堂”。其建筑面积为301.7平方米,可容200人左右参加宗教仪式,每到周末,教堂中有人做弥撒。 [4]
文物遗存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捍卫兵灾碑记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院内有一石刻,刻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名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捍卫兵灾碑记”,碑文曲折记述日军侵入开封时大肆奸掠,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躲入院内得到保护才幸免于祸的情景,碑文镌刻于日伪统治时期,是揭露日军侵略罪恶的实物证据。 [2]
文物价值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基本上是仿照天主教会在北京创办辅仁大学的建造模式,为河南省近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中的典范。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作为重要的近代宗教文化遗产和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建筑群,在历史、艺术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5]
参考资料
1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4-05-21]
2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开封党史方志网 [引用日期2024-05-21]
3图说百年开封: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开封市文广旅局 [引用日期2024-05-21]
4刘海永.天主教河南总修院[J].寻根,2010,08:72~75.
5特殊参考资料: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