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新疆史丨这里名为“阔孜其亚贝希巷”
丝路新语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是个具有二千多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疏勒。这座名城的灵魂在老城,而老城的精髓则是高台民居了,维吾尔名:阔孜其亚贝希巷。奇特的高台民居、迷宫式的古老街巷是维吾尔建筑文化的集中荟萃,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
高台民居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450多人,全都是维吾尔族。到高台民居参观、访问的游客对维吾尔的风俗习惯要尊重。
高台民居地势崎岖,人口密集,小巷很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巷内还有很多百年前的老宅住房,有的还是二、三层简易楼房,楼梯多半没有护栏,甚至还有一些危房。
巷内的维吾尔族居民对来访客人热情好客,而且都很注重礼貌,见面时会热情问候。
穿过现代繁华的喀什特区,隔河望去,一堆高低不齐的灰土物突兀在高台之上,不仔细看,你一定认为是一片城市拆迁地,与现代化新城形成强烈的反差。当你身入其境,进入每一户人家时,你才真实看到了真正维吾尔人的生活起居,才能真正领悟维吾尔族的悠深文化。
高台民居建在老城东南一处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居住着600多户4000多人。站在高台上,远望北面也能看到一些高台上零星建筑,这就是原老城的核心,喀什拉汗王朝王宫所在地。
历史上,南面与北面是连在一起的,数百年前的一次从帕米尔高原突如其来的大山洪把高崖地带冲出一个大缺口,从此南北割断,形成各自独立的两个高坡,南崖是手工艺者集聚的高台民居,北崖是皇宫贵族居住地。这座建于公元九世纪中期,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盛极一时的“安西四镇”之一,今日仅存廖廖无几的凄惨遗迹,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拾级而上,走进民居深处,晃忽穿越时空隧道。导游告诉我,维吾尔人对家和故土的眷恋和敬畏,是故城民居形成的主因。他们有这样一种风俗,家族人每增加一代,就在祖辈的房子上加盖一层,或者向四周加建,依势而建,无须规划,没有规则,任意建造,如此一代一代人的延续,形成了房连房,楼靠楼,层层叠叠的格局。“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比比皆是。
从远处望去就象立在小巷内的炮楼或是碉堡。这些未经规划、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又排列出幽深、四通八达、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喀什高台民居小巷。走在50多条巷道里,犹如进入一个规模宏大的迷宫。这迷宫般的小巷和奇特的房屋建筑就一起构成了这个民居步移景异的风景,是建筑史上的奇葩。
本期编辑:刘一凡
本期审校: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