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藏王墓
发布时间:2016-12-9 10:37 |
查看: 3624 | 发布者: IICC |
摘要: 藏王墓 藏王墓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城琼结河南,包括本惹山南麓和东嘎沟口,是吐蕃王朝时期诸藏王的长眠之地。 (上图:松赞干布像) 琼结一带,是吐蕃的发祥地。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仍不时移居于此。此地成为了众多藏王魂归之地。1959年由文化部文物局组织的西藏文物调查团对此处的墓葬进行勘查,证明了这里就是公元7~9世纪吐蕃历代赞普藏王的墓葬群。 关于此地的墓葬数及其墓主,历来说 ...
|
|
| 藏王墓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城琼结河南,包括本惹山南麓和东嘎沟口,是吐蕃王朝时期诸藏王的长眠之地。 (上图:松赞干布像) 琼结一带,是吐蕃的发祥地。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仍不时移居于此。此地成为了众多藏王魂归之地。1959年由文化部文物局组织的西藏文物调查团对此处的墓葬进行勘查,证明了这里就是公元7~9世纪吐蕃历代赞普藏王的墓葬群。 关于此地的墓葬数及其墓主,历来说法不一。根据《西藏王统记》记载,此处原有墓葬二十一座。经过实地勘查,目前能够确定墓主的有九座,分别是松赞干布墓、芒松芒赞墓、赤德松赞墓、赤松德赞墓、赤德祖赞墓、赤都松芒波结墓、牟尼赞普墓。 (上图:封土冢) 墓群背靠本惹山,前临雅砻河,东西长约2076米,南北宽为1407米,面积约为305万平方米。墓群内的封土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方形平顶,另一类是梯形平顶,多数为方形平顶。封土上层为夯土和石块筑砌而成的土垒,每面都设有排列整齐的小型壁龛,龛内放置有小陶塔和各种陶佛像。土垒的下边夯筑矩形土台,台前的左右两侧各立一个石狮,高1.55米,雕刻手法古拙有力。现存封土堆最大的是赤松德赞的墓。 (上图:赤德松赞陵) (上图:赤德松赞碑) 赤德松赞赞普墓冢前尚保存有一方石碑,为方柱形,上宽下收,顶覆石珠式盖,盖下浮雕流云,四角的飞天翱翔于云间。雕刻手法十分细腻,人物造型优美动人。碑侧刻有龙纹,碑身的正面以古藏文歌颂了赤德松赞赞普一生的功德业绩。雕刻手法有明显的唐代风格,造型简练生动。 靠近河边,有大墓一座。墓的大门朝西南开。墓顶部有座小庙,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泥婆罗尺尊公主的塑像。庙门的西侧有墨书藏文记事,记载了各吐蕃王墓的方位。结合史料印证,这可能就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合葬墓。 藏王墓不仅反映了一千余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同时对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吐蕃文化与唐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61年,藏王墓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