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编织家国理想的丝线:北宋《纺车图》新探
摘要: 传为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少有专题研讨。本文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此外,作者在梳理了“耕织图”、“豳风图”、“豳风七月图”及其与“纺绩图”的关系后,推测《纺车图》可能即属于元代出现的单独描绘纺麻景象的“纺绩图 ...
传为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少有专题研讨。本文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此外,作者在梳理了“耕织图”、“豳风图”、“豳风七月图”及其与“纺绩图”的关系后,推测《纺车图》可能即属于元代出现的单独描绘纺麻景象的“纺绩图”类型,又与同为元代出现的将“豳风七月”诗单独绘成图画的“豳风七月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纺车图》不仅是家族繁盛、“世掌丝纶”的理想,同时也是豳风——理想的太平盛世——的象征,从而将家国理想合而为一。

一 缺席的证人
17世纪前期的某一天,兼收藏家与古玩买卖中间人的吴江人周敏仲带来一幅画请友人张丑(1577-1643)鉴定。画后有赵孟畹牧蕉伟希?赋鲎髡呶?蹙诱?R藕兜氖牵?镣碓诩吻炷昙洌??ㄕ园显谀诘脑?魅颂獍弦丫?攀В?龃嬗谡懦蟮闹?贾?小M砬迨詹卣呗叫脑矗


〔图一〕(传)北宋王居正《纺车图》卷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画后余有刘绎(道光庚子,1840)、陆心源(光绪十八年,1892)、张大千三跋
传为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图一〕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少有专题研讨。本文将通过对图像与文献资料的重新检视,提出新的看法。一 缺席的证人
17世纪前期的某一天,兼收藏家与古玩买卖中间人的吴江人周敏仲带来一幅画请友人张丑(1577-1643)鉴定。画后有赵孟畹牧蕉伟希?赋鲎髡呶?蹙诱?R藕兜氖牵?镣碓诩吻炷昙洌??ㄕ园显谀诘脑?魅颂獍弦丫?攀В?龃嬗谡懦蟮闹?贾?小M砬迨詹卣呗叫脑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