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沈长云:夏代起源于古河济之间
作者:沈长云
来源:《历史评论》2020年第4期
夏的存在与否,要靠考古发掘的资料来解决,是国内从事古史研究的学者一致的认识。不过从事夏代考古的专家却未能取得充分让人信服的可以说明夏的存在的成果。可见关键问题还是要先确定文献所提供的夏部族或者夏王朝到底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只有这个问题先解决了,再拿着有关考古材料去相互比鉴,才能解决对夏的认识问题。
就文明古国的理解而言,夏文明应当在大河流域并且是平原地区去寻找。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了夏在黄河下游一带的古河济之间的论断,也就是今河南东部及山东西部一带,它们都处在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我们把这个说法与豫东鲁西一带一些新的考古资料进行比勘,发现了夏地域在古河济之间的证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资料来自河南濮阳的考古发掘。文献有夏后相都于帝丘即今濮阳的记载,如《左传》有反映春秋卫国所迁的帝丘城是建立在过去夏后相所都的旧址之上的事实。濮阳高城遗址显示出,其上面庞大的卫国都城正叠压在夏初(或稍早时期)开始建造起来的一系列夯土城的基础之上,这就十分明确地证实了濮阳高城就是过去夏后相的都邑。
在龙山时代的后期,古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区已然发展成了一个四方辐辏、人口兴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与文献记载以夏后氏为首的夏部族以及许多著名氏族在这一带生息繁衍,是完全一致的。夏代文明和其他文明古国一样,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下游的平原地区,具体在我国黄河下游、今河南东部与山东西部的古河济之间。
原题《论我国夏代国家的起源》,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4日第11版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官方微店,订阅《历史评论》《历史研究》和《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
编辑:老 胡校审:水 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