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六省区代表西安共论“丝绸之路”
11月27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陕西、河南、甘肃、新疆为丝绸之路申遗省区,青海、宁夏为丝绸之路沿线省区。会上,六省区代表就如何建立有效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采取措施和合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如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挥文化支撑作用等进行交流探讨。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这一条路它的遗址有不同性质,有建筑的、有遗址的,建筑也是不同形式的建筑,甚至不同年代的建筑,如何保护和利用,我觉得我们大家应该形成合力,加大宣传力度,最起码让中国人知道这一条线怎么回事。”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说,实际上,咱们所做得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工作,就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服务的,我建议现在着手,发挥咱们的文物优势做一些展览,甚至有些图片展都可以,或者是综合的,或者是分年度专题的,这样能在这一条线上先扩大咱的影响,然后逐步扩大到整个欧洲,或者扩大到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城市。
“在国家文物统一指挥领导下,建立丝绸之路各省、自治区协同协作组织机制,保障丝绸之路国内段的提升和国外段的有序开展;以丝路申遗为契机,继续加大对丝绸之路沿线文物维修保护力度;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和与教育、旅游部门共同做好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工作;探寻与中亚各国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做好向西走出去的准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负责人建议重启“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程”,支持国内段各省、自治区丝绸之路文物得以全面维修保护;加强与国内大学和中亚各国文化部门交流合作,发挥孔子学院人才优势和中亚各国文化中心的宣传展示作用,同时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特殊宣传、教育和展示功能,使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了解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主席这次到国外出访的时候,提出建立丝绸之路新经济带这么一个概念,当前也好,下一步也好,会作为国家的战略提出来,作为有关省份,特别是陕西,这些方面一定做了一些积极尝试。”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司才仁认为,这项战略的提出对于文保工作来讲,既是机遇,更是责任。
司才仁说,应该认识到这个丝路的经济带它起纽带作用的是文化,是我们的文物,没有这种文化上的联系的纽带,没有这个文物点,把这个点串成线的这么一个功能,我们丝绸之路也好,还是什么也好,提出来的依据都不是很充分。另外就是支撑作用,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纽带,而且这个纽带要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没有这一个点的支撑,我们这一个带就拉不起来,所以我们的地位相当重要,我们的作用也应该是相当重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把文物保护工作既要作为纽带和支撑,也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跟对外文化交流,或者是沿线丝绸之路共有功能的一个新的举措。这是丝路本身有的,也是国家这次提出新的战略经济带它的内容里头应该有的一项内容,更是现代经济的一种走向。过去所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天我们既要搭台,更要唱戏只有这样来谋划,我们的地位更加突出,我们的作用更加显现,我们的前途也更加广阔。
[SITESERVER_PAGE]推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这次会议经国家文物局领导同意召开,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讨论如何充分发挥文物工作独特优势,特别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供支撑作用。”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会议以交换意见、协调政策、整合资源、共同发展为目标,围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文物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和机制建设、推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措施和努力方向等主题进行了讨论。
此次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将协商成立六省区“保护丝绸之路遗产联盟”,每年定期轮流在六省区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合推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题展览,推动展览到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国家展出;建立健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资料库,创建丝绸之路专题网站扩大宣传;联合出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图书资料,为丝绸之路申遗拓展项目做好相关准备;将代表发言情况归纳总结成会议纪要上报国家文物局,建议今后六省区会议扩大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地所在省、市、县政府领导参加。(来源:三秦都市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