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索桥古渡遗址
摘要: 索桥古渡遗址 :索桥古渡遗址墩台(西岸拍摄)靖远石门索桥古渡口遗址黄河西岸索桥堡北约300米处的明代长城一段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以东10公里之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横跨黄河、景泰和靖远两县,黄河以东为 靖远县石门乡,黄河以 西是景泰县芦阳镇。始 建于汉唐,是古丝绸之 路北线的一个重要黄河 渡口。其地河面较宽, 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 峭。东岸通向靖远的 ...
索桥古渡遗址 :
索桥古渡遗址墩台(西岸拍摄)
靖远石门索桥古渡口遗址
黄河西岸索桥堡北约300米处的明代长城一段
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以东10公里之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横跨黄河、景泰和靖远两县,黄河以东为 靖远县石门乡,黄河以 西是景泰县芦阳镇。始 建于汉唐,是古丝绸之 路北线的一个重要黄河 渡口。其地河面较宽, 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 峭。东岸通向靖远的哈 思堡,西岸接景泰的 芦阳镇。据史料记载, 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 羊皮筏子摆渡。明万历 二十九年(公元1601 年),两岸修建索桥, 河东建铁锁关,门上有 碣,额曰 “索桥堡”。 河面上排24只大船, 西岸4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 故名“索桥”。后冲毁,其遗迹尚存。
明万历四十二年 (公元1614年) ,于 河西岸建索桥堡,坐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 小坪上。两岸堡内居民约300多户,景泰境 内的住户较多。现存索桥堡石城遗址,街道、 屋墙、关墙,虽大部残缺,但还能辨认出院 落、店铺、门楼、桥石堡、路牌、驿道等。 城外残存有渡口“将军柱”台基、瞭望哨所、 庙宇、5座旗墩、烽燧等遗迹仍依稀可辨。
《清史稿》记载: 明代“边墙自索桥起”。 在索桥堡黄河下游300米处,即是明代长城 的起始之处。沿长城有一条古道遗址断断续 续,蜿蜒向西; 在索桥堡上游30米处,亦有一条在石崖上开凿的石板小路,蜿蜒曲折,险峻异常,可通过牲畜 驼运和独轮小车行进,当地人也称为“茶马古道”。
2010年9月,笔者去实地踏勘时在索桥东岸又发现一石碑,碑为白色石英砂岩质,宽约50厘米,高约90 厘米,厚约12厘米,正反两面均刻有图案文字。石碑正面为自左至右竖刻之碑文与姓名,石碑正面左边为波浪 云纹,碑额绘双龙图案。因此处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交通要道,常年驻扎守军。根据碑上所刻人员姓名,加之碑 上并无记载其它详文,揣测可能是“镇守索桥守备碑”。由于石碑被打碎,后经拼接辨认,落款为“大清国康 熙岁次丁卯仲夏闰肆月”。
索桥西岸墩台处眺望渡口
索桥墩台遗址(黄河东岸)
索桥古渡东北角山巅上的城堡遗址
索桥遗址最高(黄河西岸)处留存的烽燧和5座旗墩
索桥东岸最高处留存的5座旗墩
索桥遗址城堡墙上的射击孔或瞭望孔(黄河西岸)
城堡垛口处眺望黄河东岸
索桥西岸坍塌的堡墙一瞥
发现 “镇守索桥守备碑”遗址 (古渡东岸)
新发现的“‘大清国康熙岁次丁卯仲夏闰肆月’ 镇守索桥守备碑”
古代由哈思堡通往索桥古渡口道路今貌
索桥古渡遗址碑(靖远县人民政府1981年)
索桥古渡黄河东岸峡口一瞥(山陕碑仍在古道旁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