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永固城遗址
永固城遗址 : 位于民乐县永固乡。东西环山, 南临扁都口,北有大草滩,为中原 通往西域古道上的重镇。据传秦汉 间为月氏城,后为匈奴城。汉所设 删丹县,十六国时前凉所设汉阳县, 皆治此,清于此设协台,扼守扁都口。 康熙年间在原古城内筑一新墙,城 隔为南北二部,定城名为永固。民 间以其形状称“算盘城”。南北通 长1600米,东西通长1320米,夯筑, 基厚8米。南城周长约4600米,墙 垣大部完好,残墙最高10米。三面开门: 东二门,名永安门; 南二门,名永康门; 西三门,名永乐门。北城周 长1600米,大部已圮,仅余北面断续残垣。城东西各200米处有东湖和西湖,以供城中用水。城四周原有4个 马场,战时即为军营,以拱卫城池。城外偏南不远,有一高台,俗称紫英台,传为霍去病点将台,台上散落汉 代砖瓦残片。台附近有汉代墓群,出土陶罐、壶、杯及铜箭头、弩机、五铢钱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固城 : 汉至清代城址。位于甘肃民乐县永固乡驻地。据传秦汉间为月氏城,后为匈奴城。清设协台。康熙四年(1665),洪水游击王进宝在原古城内隔一新墙,城分南北二部,定城名为永固。民间以其形状而称“算盘城”。南北通长1600米,东西1320米,基厚8米。南城周长9.3里,墙垣大部完好,残高最高10米,夯层厚8厘米。三面开门:东二门,名永安门; 南二门,名永康门; 西三门,名永乐门。北城周长3.3里,大部已圮,仅余北面断续残垣。城外有东西二湖,以供城中用水。散落红陶片、灰陶片、青瓷片、石磨残片、碎砖块等物。
永固城遗址(汉代)
永固城西门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