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摘要: 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 东汉时期的西域碑铭,其碑原立于新疆巴里坤县城以西五十里。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朝大将军岳钟麒将碑移至巴里坤城的将军府中,不久又移入城西的关帝庙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裘日修奉命巡察伊犁,路过巴里坤,亲见此碑,拓归赠送亲朋,此碑于是名满天下。碑文的隶书十分优美,妩媚萧洒,胜过曹全碑。全文的内容为:惟汉永和二年八 ...
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 东汉时期的西域碑铭,其碑原立于新疆巴里坤县城以西五十里。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朝大将军岳钟麒将碑移至巴里坤城的将军府中,不久又移入城西的关帝庙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裘日修奉命巡察伊犁,路过巴里坤,亲见此碑,拓归赠送亲朋,此碑于是名满天下。碑文的隶书十分优美,妩媚萧洒,胜过曹全碑。全文的内容为:
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等,斩肸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威到此,立德祠以表万世。
永和二年为公元139年,碑文记录了敦煌太守裴岑进击北匈奴强部呼衍王,获得胜利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