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敦煌石窟里的十二星座
论起十二星座,多为现在的青年人所津津乐道,认为很洋气,殊不知,这种星座观念已经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了。
来源:王煜、王欢《三国时期吴地黄道十二宫图像》
从目前发现的文物中,三国时期已经对星座有所认识了,在青铜镜的纹饰上,有宝瓶和螃蟹,和南斗六星结合在一起,说明当时已经对十二星座有所认识,可能尚没有全面普及。
汉译《大集经》·隋,《大方等大集月藏经》便收录其中
随着佛教的传入,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有关星象的知识更多的传播到中国,在《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就说:“是九月时,射神主当;十月时,磨竭之神主当其月;十一月,水器之神主当其月;十二月,天鱼之神主当其月;正月时,特羊之神主当其月;二月时,特牛之神主当其月;是三月时,双鸟之神主当其月;四月时,蟹神主当其月;此五月时,师子之神主当其月;此六月时,天女之神主当其月;是七月时,秤量之神主当其月;八月时,蝎神主当其月。”这说明至少在隋代,中国人已经十二星座完全了解。
随着星座知识的普及,星座和命运之间的关联也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如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对星座都颇有研究,他在笔记杂论《东坡志林》中就曾说过:“退之(韩愈)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韩愈说过,“在我出生的时候,月亮正在直斗中”。根据韩愈的话,我(苏轼)才知道原来韩愈是摩羯座。我(苏轼)也是摩羯座,这一生毁誉参半,正是和韩愈一样,拜身为摩羯座所赐啊!
南宋诗人周必大也写过一首诗:
亦知磨蝎直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
岂有虚名望苏子,谩令簸恶似韩公。
看来这位诗人也是摩羯座的,并自认为是命苦之人。
这种观念也被道教所接受,在宋代道教文献《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便有“白羊宫尊神”“巨蟹宫尊神”“人马宫尊神”等以十二星座命名的道教众仙。这种十二星座观念向其他宗教渗透的情况,意味着星座命理已经成为人们世俗生活的一部分。
敦煌莫高窟的61窟,是五代时期开凿的洞窟,著名的五台山图就绘制在这个洞窟。
五台山图局部
而在洞窟的门口甬道位置,绘制了绘炽盛光佛、诸星图、十二天宫等形象,虽然部分有残损,但是其中很明确地绘制出了各种星座形式,如天秤、金牛、巨蟹、天蝎、人马(射手)、双鱼、双子、白羊、摩羯等。
莫高窟61窟甬道
如此看来,十二星座在中国古代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并且从宋代之际就在民间普遍流行,形成了一个民俗文化。
但是,世界发展到今天,我们并不迷信星座和命运,我们的命运不能交予遥不可及的星座,完全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会被岁月辜负!
文/董广强整理
图源自网络,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