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重修朝那湫龙神庙碑碑记
摘要: 重修朝那湫龙神庙碑碑记元代,1 件。青石质,长方形,残高1.05 米,宽0.60 米,厚0.175 米。存 382 字,为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 年)五月十五日开成州军政民同立。残存内 容涉及元代开城州行政、军事、经济等,是研究元代固原史的稀有资料。原 碑早年已毁。碑文见于《嘉靖固原州志·卷一八七》。开成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環焉。湫东岡阜上置祠設像, 神 ...
重修朝那湫龙神庙碑碑记
元代,1 件。青石质,长方形,残高1.05 米,宽0.60 米,厚0.175 米。存 382 字,为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 年)五月十五日开成州军政民同立。残存内 容涉及元代开城州行政、军事、经济等,是研究元代固原史的稀有资料。原 碑早年已毁。碑文见于《嘉靖固原州志·卷一八七》。
开成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環焉。湫东岡阜上置祠設像, 神曰盖国大王。
考之傅记,春秋时秦人诅楚之文,投是湫也。漢唐载在祀典,金宋边臣 嘗祀于祠,碑记仍存。金末,兵塵荡起,祠无人居。上雨傍風,久赤摧隳;瓦砾 椿芜,弗辨聖元。興减继绝,命官剗荒芟穢,建廟致祭,颇福其土焉。凡他州 旱,诚敬祈祷,雨暘之應,曾未旋踵。
大德丙午,陵谷變迁,殿宇湮灭,祈氓日漫,州之群庶,弗獲蔭庥。延祐甲 寅,神降焉,摄土人佛玉保通傅,復搆堂屋,繪神塑像,俱盡其美。元统乙亥, 月届蕤賓,连旬不雨,禾且告病。知州朵儿只先一日齋戒,躬率僚吏奉弊祝 泰,事祠下。未及州而澍雨,越三日乃止。均浃四境,郡人欢呼,民遂有秋之 望。五日,朵儿只复率僚吏诣祠谢雨,所以致祷祀之實,交孚隐顯之际,以极 其诚也。
歲丙予,婦人刘氏捧白锡匣告予曰:“夫(藥)佛玉保同度共修盖圆大王 廟,(貌)幾有年矣;勤劳之笃,靡一朝而成。夫佛玉保尝共妾拜祀湫涯,俄然 水涌浪開,浮泛是匣,飘游赴岸。夫拜受啓视,匣内有發两缕,金银首饰;匣 画崇宁三年三川县婦人张梨香,为舅姑俱亡,夫亦早逝,建新廟于兹,捐是投 湫以祈。后会明年夫病,临终托妾曰:‘予共汝立祠事神十余载,天不假我以 夀,汝肯继吾志守廟立碣以纪其事乎?’妾應曰:‘诺。’自承命以来,夙夜未忘 于櫰,今十年矣。妾幸稍健,祠完神具,独碑未镌。恐一旦疾作,有不勝其悔 矣,何面见夫于地下。石且礱矣,请纪其事,以信其願。雖瞑目无憾。”
噫!雲雷風雨,神實司之。龍神變化莫测,豈以一亩之宫为可居焉!此窃 冥之事,不可测度者,凡祷则恃吾诚而已。然人与物同氣而生,異于物者仁 羲存于身也。有则三才立,無则五典廢矣。天壤中豈可不以仁义而操存焉!刘 氏以女子之身,持坚之志,始终一念,殊无别意,此义者也,與非义者,必有能 辨者焉。敬述所以立祠之意,以告帮之人與来爲政者,知事神之義在此,而 不在彼。庶有以致其祷祠之實云。
元代,1 件。青石质,长方形,残高1.05 米,宽0.60 米,厚0.175 米。存 382 字,为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 年)五月十五日开成州军政民同立。残存内 容涉及元代开城州行政、军事、经济等,是研究元代固原史的稀有资料。原 碑早年已毁。碑文见于《嘉靖固原州志·卷一八七》。
开成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環焉。湫东岡阜上置祠設像, 神曰盖国大王。
考之傅记,春秋时秦人诅楚之文,投是湫也。漢唐载在祀典,金宋边臣 嘗祀于祠,碑记仍存。金末,兵塵荡起,祠无人居。上雨傍風,久赤摧隳;瓦砾 椿芜,弗辨聖元。興减继绝,命官剗荒芟穢,建廟致祭,颇福其土焉。凡他州 旱,诚敬祈祷,雨暘之應,曾未旋踵。
大德丙午,陵谷變迁,殿宇湮灭,祈氓日漫,州之群庶,弗獲蔭庥。延祐甲 寅,神降焉,摄土人佛玉保通傅,復搆堂屋,繪神塑像,俱盡其美。元统乙亥, 月届蕤賓,连旬不雨,禾且告病。知州朵儿只先一日齋戒,躬率僚吏奉弊祝 泰,事祠下。未及州而澍雨,越三日乃止。均浃四境,郡人欢呼,民遂有秋之 望。五日,朵儿只复率僚吏诣祠谢雨,所以致祷祀之實,交孚隐顯之际,以极 其诚也。
歲丙予,婦人刘氏捧白锡匣告予曰:“夫(藥)佛玉保同度共修盖圆大王 廟,(貌)幾有年矣;勤劳之笃,靡一朝而成。夫佛玉保尝共妾拜祀湫涯,俄然 水涌浪開,浮泛是匣,飘游赴岸。夫拜受啓视,匣内有發两缕,金银首饰;匣 画崇宁三年三川县婦人张梨香,为舅姑俱亡,夫亦早逝,建新廟于兹,捐是投 湫以祈。后会明年夫病,临终托妾曰:‘予共汝立祠事神十余载,天不假我以 夀,汝肯继吾志守廟立碣以纪其事乎?’妾應曰:‘诺。’自承命以来,夙夜未忘 于櫰,今十年矣。妾幸稍健,祠完神具,独碑未镌。恐一旦疾作,有不勝其悔 矣,何面见夫于地下。石且礱矣,请纪其事,以信其願。雖瞑目无憾。”
噫!雲雷風雨,神實司之。龍神變化莫测,豈以一亩之宫为可居焉!此窃 冥之事,不可测度者,凡祷则恃吾诚而已。然人与物同氣而生,異于物者仁 羲存于身也。有则三才立,無则五典廢矣。天壤中豈可不以仁义而操存焉!刘 氏以女子之身,持坚之志,始终一念,殊无别意,此义者也,與非义者,必有能 辨者焉。敬述所以立祠之意,以告帮之人與来爲政者,知事神之義在此,而 不在彼。庶有以致其祷祠之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