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兴龙寺石窟
摘要: 兴龙寺石窟北魏至明代。位于原州区炭山乡炭山村西2 公里石砚子北侧;北纬36° 23′47.2″,东经106°16′23.3″,海拔高程1879 米。东距新庄子约1 公里,南距 石砚子山峰约0.5 公里,西距丘陵村2 公里,北距石峁梁约2 公里。地势呈 南北走向,南高北低,植被差,生长树木少。洞窟区在石砚子山峰北侧,俗称 阴洼寺,面积约5 万平方米。洞窟分布在南北长约500 米,东西宽 ...
兴龙寺石窟
北魏至明代。位于原州区炭山乡炭山村西2 公里石砚子北侧;北纬36° 23′47.2″,东经106°16′23.3″,海拔高程1879 米。东距新庄子约1 公里,南距 石砚子山峰约0.5 公里,西距丘陵村2 公里,北距石峁梁约2 公里。地势呈 南北走向,南高北低,植被差,生长树木少。洞窟区在石砚子山峰北侧,俗称 阴洼寺,面积约5 万平方米。洞窟分布在南北长约500 米,东西宽100 米的 半山崖面,现保存较好的有10 个洞窟,其中第三洞窟现存有明万历二十六 年(1598 年)《重修石峰台兴龙寺碑记》。《碑记》云:“石碑古刹,有僧人明湖 主持重修兴龙寺佛阁,玉帝、地藏祖师伽兰五座,禅室、静室、府库四座,外有 真人洞一处,鸣钟一口,磬鼓俱全……钦差陕西巡抚监察御史……陕西 苑马寺卿……明万历二十六年岁次戊戌。”
北魏至明代。位于原州区炭山乡炭山村西2 公里石砚子北侧;北纬36° 23′47.2″,东经106°16′23.3″,海拔高程1879 米。东距新庄子约1 公里,南距 石砚子山峰约0.5 公里,西距丘陵村2 公里,北距石峁梁约2 公里。地势呈 南北走向,南高北低,植被差,生长树木少。洞窟区在石砚子山峰北侧,俗称 阴洼寺,面积约5 万平方米。洞窟分布在南北长约500 米,东西宽100 米的 半山崖面,现保存较好的有10 个洞窟,其中第三洞窟现存有明万历二十六 年(1598 年)《重修石峰台兴龙寺碑记》。《碑记》云:“石碑古刹,有僧人明湖 主持重修兴龙寺佛阁,玉帝、地藏祖师伽兰五座,禅室、静室、府库四座,外有 真人洞一处,鸣钟一口,磬鼓俱全……钦差陕西巡抚监察御史……陕西 苑马寺卿……明万历二十六年岁次戊戌。”
兴龙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