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黎海超教授:三星堆铜器产地新探

摘要:   2021年4月21日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的黎海超教授以“三星堆铜器产地新探”为题,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系列讲座”第2讲,线下讲述和线上“腾讯会议”直播同时进行,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孟洲教授主持,吸引了线上线下300余位观众。线下 ...

  2021年4月21日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的黎海超教授以“三星堆铜器产地新探”为题,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系列讲座”第2讲,线下讲述和线上“腾讯会议”直播同时进行,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孟洲教授主持,吸引了线上线下300余位观众。

线下观众认真听讲

  于孟洲教授首先对黎海超教授的学术背景作了简要介绍,黎海超教授在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了文物分析实验室并任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商周考古、科技考古,致力于考古与科技有机结合的研究。

于孟洲教授做简要介绍

  本场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围绕“三星堆发掘史”、“新祭祀坑的相关发现”和“三星堆铜器的产地来源”生成线索展开。

  首先,黎海超教授介绍了三星堆的基本信息,并就川大考古参与三星堆发掘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第一次是1934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组建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工作,揭开了三星堆考古的序幕;第二次是1986年,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84级学生由林向、霍巍、李永宪带队赴广汉实习,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第三次是2020年12月,川大考古队入驻三星堆,开始参与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的发掘工作,并持续至今。

黎海超教授正在讲解

  随后,黎海超教授就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海贝、神树、象牙、青铜器等器物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与之相关的思考角度,例如源于热带海域的海贝是怎么运达三星堆的?黎海超教授还强调,三星堆青铜器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突出人像的主题表达,这与中原商周青铜器以兽面纹为代表的风格明显不同。

  在讲座的主体部分,黎海超教授从多个层面讨论了三星堆铜器的产地来源。首先回顾了以往传统考古视角和科技考古方面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其次,黎海超教授提出了“产地”问题的复杂性,并列举了三星堆铜器产地的多种可能。接着,黎海超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关于产地研究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理念,总结为“形”、“工”、“料”相结合以及“横”(空间)、“纵”(时间)对比法。这一新理念在产地研究中卓有成效,是考古与科技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黎海超教授还特别强调目前极为缺乏的是基于独立地理文化单元的历时性数据库建设工作。

黎海超教授正在讲解

  基于这一新理念,黎海超教授从考古学分类、微量元素、铅同位素、铸造技术体系等多个角度,对三星堆青铜器开展全面研究。结论认为三星堆铜器中本地风格与外来风格的铜器多数来自于外来技术和外来原料,外来的地点可能不仅仅包括殷墟遗址。另一方面,商代晚期成都平原也有铜器生产能力,因此不排除三星堆祭祀坑中有当地生产的铜器。但这些推测只有对三星堆全部出土铜器进行科技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结论。

  讲座结束后,线上线下参与者就相关问题积极提问,黎海超教授也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答。

同学们积极提问

  随后于孟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至此,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文字:邓洁芮 摄影:谢云峰 罗玺)

(图文转自:“明远考古文物社”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