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凝宫遗址-遗产数据库 -

遗产数据库

崇凝宫遗址

摘要: 崇凝宫遗址位于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南。 应为秦之步寿宫遗址。文献记载对秦步寿宫地域 位置的描述是矛盾的。《三辅黄图》记作“步寿 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但《水经·渭水注》又 载: “渭水又东。酋水(也作首水)南出倒虎山, 西南总五水,单流迳秦步高宫东,世名市丘城。 历新丰塬东而北迳步寿宫西,又北入渭。” 秦的 步高宫和步寿宫,是在新丰县还是新丰之东 ...

崇凝宫遗址位于临渭区崇凝镇靳尚村南。 应为秦之步寿宫遗址。文献记载对秦步寿宫地域 位置的描述是矛盾的。《三辅黄图》记作“步寿 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但《水经·渭水注》又 载: “渭水又东。酋水(也作首水)南出倒虎山, 西南总五水,单流迳秦步高宫东,世名市丘城。 历新丰塬东而北迳步寿宫西,又北入渭。” 秦的 步高宫和步寿宫,是在新丰县还是新丰之东?两 宫的相对位置究竟是孰东孰西?
汉新丰县是高祖七年(前200年)设立的,其 范围包括了今西安临潼区东部的渭河以南的秦骊 邑地、渭南市临渭区的渭河南塬属秦郑县的地方。 可见《三辅黄图》按汉新丰县来说境内有秦步高宫 和步寿宫,应该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按《水经注》 对渭水流经过的位次,显然是把两宫的相对位置 弄颠倒了。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新丰县境内有两 座秦宫,步高宫在西,步寿宫在东。
酋水,即今渭南市南的沋河,发源于秦岭之 阴的石鼓山。据《渭南县志》记载,沋水出石鼓 山,北流,有羊河出玄象山之大谷,又有小谷河, 出小谷山,清水河出黄狗谷,黄谷水出曹谷,俱 北流入沋水。《一统志》认为“玄象山”就是“倒 虎山”。由此可见,羊河是沋水的正源,同小谷、 清水、曹谷等别源之水合起来,就是《水经注》 上所谓的“五水”。今沋河上源仍然有五条支流, 后汇成清水河与稠水河两大支流,再于阳郭镇北 的史家村合流。自南而北,汇入渭河,全长约40 公里。


崇凝宫遗址


沋河流域,两岸地势有起有伏,属于山前洪 积扇的台塬区。古代植被良好,丛林覆盖,水流 清澈,南山巍峨,景色秀丽,风光无限。留下秦 代的轶闻趣事,至今仍是追溯那段历史的线索。 除过秦的步高宫和步寿宫之外,在沋河下游还 有传说中的秦始皇“焚书台”或项羽纵火烧毁秦 宫殿的 “灰堆”。
《渭南县志》记载: “县南五里有龙尾坡。上 有朝天洞,又有秦女峰。西当首川口,曰风门。” 在今临渭区南五里处的蒋家村一带,沋河两岸 地势收束,黄土塬壁立,上架铁桥,有陇海铁路 通过。《太平寰宇记》描述 “两阜相对,其所多 风”,正是 “风门” 的由来。这里隔河有东西两 个村庄,东岸是蒋家村。村北有一高起的地方, 当地人说是“焚书台”遗址; 河西岸有村庄处于 灰土的地方,就取名 “灰堆村”。实际上,所谓 的“焚书台”和“灰堆”两个地方根本同秦始皇 与项羽没有任何关系。不仅那是两处新石器时代 的仰韶文化遗址,而且附近还有好几处,足以概 括早中晚三期的文化面貌。不过,由蒋家村东南 登塬,沿沋河东岸上溯,确实还有秦汉建筑遗址 的存在。
崇凝宫遗址,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在东 西长6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的范围内,中心 是两座东西并列的夯土台基址(东:28×36米; 西:40×35米)。作为主体宫殿建筑,其南侧及 西侧环以深沟。附近存留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其 中的龙凤纹空心砖、几何纹与云纹方砖,都是秦 宫殿建筑中的常见之物。从地理位置看,这处宫 殿建筑遗址在秦步高宫遗址 (位于阳郭镇张胡 村) 之东南,仅有一河之隔,正符合《水经注》 关于步寿宫的记述。
汉代也有同名的步寿宫,但地非一处。那是 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有凤凰集结于祋栩县, 并在凤凰栖息处获得玉宝。借此祥瑞,乃起步寿 宫 (《汉书·郊祀志》)。汉的祋栩即今耀县,治 所设立在今县东。县北的土塬也称“步寿塬”,而 汉步寿宫就在原的东部。
秦步寿宫遗址于1992年4月20日,由陕西 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 护标志名 “崇凝宫遗址”。其重点保护区: 南至 塬边,北至水渠,东至生产二队,西至塬边。一 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由重点保护区外延 200米。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