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寇准墓
摘要: 寇准墓 : 寇准墓在今渭南市临渭区官底乡左家村南, 今存封土高5米,基部南北12米,东西6米。寇 准是北宋初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字平仲。据 《宋书·寇准列传》记载,他是“华州下邽人”, 也就是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北四里的地 方。他具有政治远见,性格刚正不阿,作风勤政 清廉。三次为相,两居枢院。为官四十年,救灾 济民,抗辽戍边,政绩显赫,深得人民的爱 ...
寇准墓 : 寇准墓在今渭南市临渭区官底乡左家村南, 今存封土高5米,基部南北12米,东西6米。寇 准是北宋初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字平仲。据 《宋书·寇准列传》记载,他是“华州下邽人”, 也就是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底镇北四里的地 方。他具有政治远见,性格刚正不阿,作风勤政 清廉。三次为相,两居枢院。为官四十年,救灾 济民,抗辽戍边,政绩显赫,深得人民的爱戴。 最后死在雷州任上,归葬故里,途经“荆南公安 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 之,枯竹尽生笋。众因为立庙,岁时享之”。
寇准19岁举进士。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 归州 (治今湖北秭归县)、巴东 (治今湖北巴东 县)、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成安县(今 河北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 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擢 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他敢 言直谏,有次在殿中议事,为整顿吏治问题同宋 太宗争论。由于意见不合,皇帝因生气而起身离 座。寇准不畏冒犯龙颜的大罪,反复拉住皇帝的 衣服,硬让他坐下来,直到事情有了结果才离殿 而退。由此皇帝夸奖寇准说: “朕得了寇准,犹 如唐太宗得了魏征一样。”

寇准墓
淳化二年(991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 问时政得失,众大臣以“天数”对,不着边际。 而寇准引申为:“刑有所不平也。”太宗生气,起 身进入内殿召准问个究竟。寇准说: “愿召二府 至,臣即言之。”于是皇帝召来两府大臣,寇准 说:“祖吉、王淮都是朝臣,犯了贪赃受贿的罪。 结果贪少的祖吉杀了头,而贪赃千万计的王淮因 为是参知政事王沔之弟,只杖责了几下,仍然当 他的官。这不是用刑不平又是什么?”皇帝问王 沔,王沔顿首谢罪。宋太宗大怒,把王沔免职。 宰相吕蒙正、枢密使王显也因此而去职。寇准嫉 恶如仇,敢于冒死冲决官官相护的关系网,表现 了一身正气。
边患一直威胁宋王朝。东胡一支的契丹人, 自北魏以来游牧于辽河上游。唐末,阿保机统一 契丹和邻近各地,916年称帝,947年改国号为 “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1003年,辽兵南 侵,攻陷定州(治今河北省定县),战于望都(治 今河北望都县),俘虏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县东) 副都部署王继忠,朝野震惊。次年闰九月辽兵大 举攻宋。先后攻岢岚军 (治今山西岢岚县)、莫 州(治今河北任丘市)、瀛洲(治今河北河间县) 等城。十一月,主力进至澶州,宋廷一片混乱, 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迁都避敌的主张,也甚 嚣尘上。在危难之际,宋真宗任命寇准为宰相。 寇准力排王钦若、陈尧叟南迁之议,团结主战的 王旦、高琼等文武将士,诏使边关阻敌,派轻骑 截断辽人归路,促使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士气。 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宋辽一接战,高琼部就 射杀了辽军主帅肖达赖,取得初步胜利。但怯战 的宋真宗,又担心寇准功高震主,又听信谗言, 宋王朝竟在取胜的情况下,拿岁币银绢三十万给 辽,订下“澶渊 (今河南濮阳县) 之盟” !
历史上,凡是有本事又为民的人,总要遭受 诬陷。挟私攫权的“小人”总有“合法”的身份, 也能找到“合理”的借口把对方整倒。这几乎是 个规律。寇准于1006年,在丑类的攻击下被罢 相,也离开了京都,去担任地方官。1019年, 他以58岁之躯再次拜相。但因严惩了刘皇后的 族侄,而皇后同丁谓勾结,进谗陷害,致使寇准 再次罢相。加害也一个接一个,先调道州(今湖 南道县西)司马,再贬为雷州(今广东省海康县) 司户参军。1023年,一代贤臣名相的寇准含冤死 去,年仅62岁。
寇准死后11年,宋仁宗复其太子太傅,赠 中书令、莱国公,后又赐 “忠愍”、著有《寇忠 愍公诗集》。
1956年8月6日,寇准墓被陕西省人民委员 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 区: 以其冢为中心外扩20米。一 般保护区和建 设控制地带: 由重点保护区外延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