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关帝庙正殿
关帝庙正殿 : 关帝庙位于韩城市新城区太史街东端北侧 孝义村东。据庙内原有碑石记载,孝义关帝庙创 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 年)、乾隆二十八年 (1763年) 曾重修。关帝庙 坐北向南,庙院总面积2300平方米。现存献殿、 正殿和东侧殿共三座建筑物。因历代重修,元建 面目有所改观。惟正殿的前檐部分为元代建筑的 遗存。
关帝庙正殿为单檐悬山顶,布筒瓦琉璃脊, 通面阔9.54米,三开间,进深四椽,斗拱四铺 作出单昂,重拱计心造。其前檐的结构是:面阔 只有三间,故外檐用四枚;当心间与次间面阔本 来相等,各为3.18米,而将当心间柱各向左右 次间移约65厘米,使当心间面阔增大到4.48米, 次间相对缩小为2.53米,因而当心间面阔为次 间面阔的1.77倍。前檐斗拱共用四攒,其位置 在四椽栿尾下,枦斗下用皿板垫衬。自枦斗口均 出假昂一挑,昂下刻假华头子,昂背置交互斗, 其上横施令拱与耍头相交,令拱上有齐心斗并置 替木以承撩檐槫,前檐平柱高2.94米,柱径42 厘米,柱高为柱径73倍,西首角柱亦高2.94米, 但东首柱高2.91米,是因柱额用的是一根一头 粗大一头细小未经加工平整的原 木之故,又因柱额上皮不平整,在 枦斗之下加垫一层皿板。尤其值 得注意的是,柱头间不用栏额,而 在栏额的部位上施罩幕枋。东前 檐角柱竟是梭柱造,形同一个直 立的橄榄,柱身上下如拱卷杀渐 收,因而两头逐渐细小,柱顶的直 径约小于柱身中径16厘米,柱的 底径亦小于柱身中径12厘米,这 在实例中是罕见的。
献殿,单檐悬山顶,布筒瓦琉 璃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栿。斗 拱四铺作出单昂,重拱计心造。
东侧殿,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
关帝庙,创建于元代,其正殿前檐部分为元 代建筑遗存,非常可贵,历史价值、建筑艺术极 高,是研究元代建筑的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5年,由孝义 村小学占用并负责管护。1996年至今,一直由韩 城司马迁实业开发公司占用并负责管护。为了确 保安全,每年年初,韩城市文物主管部门都要与 文物占用单位签订《文物古建筑占用安全管护责 任书》,由司马迁实业开发公司负责防火、防盗 等安全管护工作,并由大禹庙文管所代表市文物 旅游局负责监管。除配备有少量的消防灭火器 外,没有完备的消防设施系统。1995年,省文物 局拨款4万元,维修了庙院围墙。目前,该组建 筑物保存基本完好。
1957年5月31日,关帝庙正殿被陕西省人 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 其重点保护区为东至侧殿散水,北、南至正殿散 水,西至献殿西墙。一般保护区为庙院围墙以 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20米内。

关帝庙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