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追寻江村秘藏:隔空较劲的乾隆与高士奇

摘要: 清代收藏家高士奇是鉴藏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1924年,近代学者罗振玉提出高士奇“以赝进上”的论断。近百年来,经过众多学者的引用和演绎,高士奇“以赝进上”成为一则著名的收藏掌故。近期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追寻江村秘藏:高士奇书画鉴藏与流散研究》一书从存世祖本《江村书画目》着手,推翻这一说法,并通过高士奇个案重构清康熙时期书画 ...
清代收藏家高士奇是鉴藏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1924年,近代学者罗振玉提出高士奇“以赝进上”的论断。近百年来,经过众多学者的引用和演绎,高士奇“以赝进上”成为一则著名的收藏掌故。
近期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追寻江村秘藏:高士奇书画鉴藏与流散研究》一书从存世祖本《江村书画目》着手,推翻这一说法,并通过高士奇个案重构清康熙时期书画鉴藏的风貌,解析高士奇入宫之谜、与朱彝尊的关系、《江村销夏录》编撰等的历史脉络,纠正《清史稿》《清史列传》的细节错误、指出相关传说的可疑之处。全书以乾隆与高士奇的隔空较劲作为“进赝说”的史源。

毫无疑问,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势和财富的收藏家。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最具争议的皇帝。赞许者认为他文功武治、千古一帝,反对者斥责他闭关锁国、造就文化断层。对于乾隆帝的收藏,如今的评价褒胜于贬。但此事似有探讨的余地。
兴趣总是一切嗜好的起点。乾隆自幼嗜好书画,这与很多大收藏家很相似。那时候,清宫内府珍品已经颇为充盈。少年乾隆曾经欣赏过一些内府名迹。而这样的起点,是其他明清收藏家难以企及的。在储君时代,乾隆帝过得一帆风顺,不用担心兄弟争权夺位。在满汉名师的悉心教导之下,他接受了系统而良好的教育。他继位的前十年,并没有遇到强横的外戚和辅臣干扰,政务上颇为风顺,故而有余力清点内府藏品,编撰出一部《石渠宝笈》。晚年乾隆

晚年乾隆

清代收藏家高士奇

清代收藏家高士奇

在绘画层面,乾隆全盘接受董其昌及其南北宗。最初,这位皇帝的鉴赏能力较差,品味也不高妙。在编订《石渠宝笈》初编时,年轻的乾隆帝选了不少苏州片子。慑于皇威,词臣们只得一一誊入《石渠宝笈》。这些五彩斑斓、画面热闹的伪好物,都是乾隆帝的心头之好。在书法层面,乾隆帝的鉴别能力也有限。有些明显的伪、仿之作,乾隆帝同样存而不摈。当时,在清宫有一件经明代董其昌、徐守和等人递藏、有赵孟睢⒐?煳?热颂獍系摹侗D缸┲尽吠乇境ぞ怼Uб豢矗?饧??烂?锊煌?蚕臁T谡饧?乇境ぞ砩希??√獍显唬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