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张金龙 | 北魏狩猎图及其渊源
一、北魏壁画墓及棺板画中的狩猎图
截止目前,所能知道的北魏墓葬壁画或棺板画中的狩猎图共有五幅,其中三幅是在大同市及郊区即北魏京师平城发现的,一幅是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即北魏前期皇家陵园盛乐(云中)金陵所在地发现的,一幅是在宁夏固原即北魏高平镇治所发现的。
a.固原漆棺画。1973年在宁夏固原雷祖庙出土的漆棺画,孙机将其年代定为孝文帝太和八年至十年之间(484-486),其侧板下部有描绘狩猎场面的内容。罗丰对漆棺画狩猎场面作了如下描述:
一匹甲马飞奔向前,骑士手执长矛反身回刺一动物,另一位骑士也控马追射一野兽,但图像均不完整。……山峦间有两只鹿在奔跑,上面的一只头部已中了一箭。左侧骑手已经不在,只留下两只飞奔的马蹄。在马蹄的反方向有两只野猪奔逃。其前的山峰之上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山的另一边似有一猛虎张着大口,一骑士飞马翻身回射猛虎。另外一小幅只剩下一山峰,上立一鸟。整个画面看起来是用山峦分隔并作为骑射狩猎的背景,在每一单元之中骑士们狩猎的对象亦不相同。
【固原漆棺画侧板左右】
图片来源: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这是第一次在北魏墓葬中发现描绘狩猎场面的图画。固原为北魏河西四镇之一的高平镇治所,漆棺画狩猎图的发现有助于形象地了解北魏在河西地区的狩猎活动。
b.和林格尔榆树梁壁画墓。1993年在和林格尔县三道营乡榆树梁村附近发掘的一座已被破坏的北魏时期的大型砖室墓,墓室残存的近20平方米彩绘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绝大部分保存完好,有出行、燕居行乐、游乐、狩猎、升仙和四神等图像”,“在主题画的空隙处还绘有莲花、采桑、虎牛咬斗、牧羊和鹿的图像”。“壁画的色调有红、黑、桔黄和石青几种。画法是先用红色线条作画稿,然后再以墨线勾勒,最后赋色。其用笔的简练率意朴拙之风,给人以精犷放达,遒劲有力之感。”“燕居行乐图中的杂技场面,更具生活气息。图画上绘有指挥、鼓手、笛手、抛丸手、撑杆各一人,另有两人在高杆上作惊险动作表演,所有表演者虽姿态各异,但情趣一致。”关于其中狩猎图之内容,报道者有如下描述:
“狩猎图”是该墓壁画中面积较大,画面最紧凑,气势最为壮观的一部分。内容包括人物、山川、河流、林木和十多种动物,其特点是突出和放大人物的形象,绘制工艺也很细。山川、河流和树木用笔不仅简练,其形体也比人小。这种绘画风格与文献所描述的这一时代的山水画“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的特点正相符合。这幅狩猎图的年代准确,绘制精美,再现了我国早期山水画的风采。
和林格尔为拓跋鲜卑迁都平城之前的主要政治中心盛乐,北魏迁都洛阳前的皇家陵园金陵即在其地,从榆树梁壁画墓的规格判断,即便不是北魏前期道武帝至献文帝朝某一帝、后之陵,也应该是陪葬金陵的某一位极人臣的王公贵族之墓。从壁画内容来看,此墓与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颇有相似之处,因此不排除其为东汉墓葬的可能性。
c.大同智家堡棺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