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此国大部分地区曾属中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至今有人还说陕西话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内陆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面积排行世界最大第九。而且资源十分丰富,然而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才二十几年,而且在历史上这个国家部分地区曾属于中国,直到现在还有约5万中国后裔生活于此,操着一口地道的陕西话。
(唐朝时期的西部疆域图片)
哈萨克斯坦的前世今生
一、哈萨克斯坦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大量中国后裔
哈萨克不仅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储存量可达100亿吨。他们国家的煤、铁、铜、铅、锌产量也十分丰富,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而且被称为‘铀库’,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
(当地新娘结婚穿的衣服)
哈萨克斯坦拥有大量的中国后裔,他们祖先多半来自陕西,现在这些地方被称为“陕西村”,大约有5万中国后裔,他们都操着一口地道的陕西话,不熟悉的人过去还以为到了中国。只是他们大多数人不会写汉字,现在许多家庭都把孩子送到中国西北大学、陕西师大等学校学习汉语,其目的是不能让他们忘祖。他们在哈萨克斯坦,多半种植蔬菜,哈萨克斯坦的蔬菜价格昂贵,他们销量很好,还远销俄罗斯。
(当地的中国后裔)
二、哈萨克斯坦历史上和中国的隶属关系
西汉时期:
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西汉时期,曾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为西域地区,其囊括了包括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大片区域就属于中国的控制范围,当时主要是经商和征伐路线。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陕西村”)
唐朝时期:
在十六国时期,哈萨克斯坦全部被突厥控制,后来唐朝打败了西突厥之后,就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后又设立北亭都护府,最西管辖范围达到了咸海,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也在唐朝的控制之下。当时这个地方除了商旅往来外,还主要是发配流放犯了错误的犯人。所以到今天哈萨克斯坦的许多中国后裔还说陕西话,大概就与历史上唐朝长安有些许关系。且有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是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地方,祖上犯错误,所以他不参加科举,因为在当时科举考试需要出具类似户籍的证明,李白之所以不去考科举,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祖上是流放罪人。
(唐朝时期的安西都护府图片)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地图)
宋元明清时期:
在南宋时期,哈萨克斯坦属于辽国;后来蒙古灭掉契丹后,哈萨克斯坦属于元朝;明朝时期,哈萨克斯坦一分为三,其中两个小国被沙俄占领,一个被准噶尔汗控制;清朝时期,大败准噶尔汗后,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成为清朝的附属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是清朝的领土。只可惜,在清朝末年,沙俄割占了中国西北部44万平方公里面积,基本上就是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区域。
(当地新娘结婚还穿着类似汉唐时期的服饰)
(当地说着一口地道陕西话的中国后裔)
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生活的中国后裔,被当地称为“东干人”,他们大多数人都是19世纪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迁徙过去的中国人,至今还保留着130年前中国清朝时期陕甘地区回民的生活习惯和方言土语,所以会说一口地道的陕西话,也不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