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海南见龙塔
海南省安定县城东南郊约7里的龙滚坡上,有座古塔,名曰见龙塔。该塔共七层、八面,底层外围每面3.52米,内围每面2.92米,内径3.92米,底层墙厚2.73米。高25米。据安定县志载,该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故中途辍工,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方得竣工。
见龙塔又称仙沟塔,全用特制砖筑砌,砖上分别印着“日”、“月”、“星”、“辰”、“天”、“地”、“玄”、“黄”等字,今仍清晰可辨。正门上有石刻“见龙塔”三字,旁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小字一行,书法均极佳。
该塔结构独特,夹墙内有梯道,可盘旋而上:每层地板,上拱下平,中间均有一圆孔,可直望塔顶。一些建筑学家考察后认为此塔建筑艺术颇高,独具风格,为研究我国古塔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见龙塔又名仙沟塔,位于海南省定安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龙滚坡上,由砖石砌成,共7层,高25米。塔砖有《千字文》的单字印记,底层正面额上刻有"见龙塔"三字。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见龙塔,1986年,定安县人民政府定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着-救和保护。1996年,定安县文化馆集资对见龙塔进行修缮,使其保持昔日风姿。
见龙塔是海南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时间较早的古塔之一。始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定安知县伍文运和乡绅林起鹤等捐资创建,未竣,至乾隆三十三年(1765年)再由知县吴先举等捐资继成。塔高20余米,八角七层仿楼阁式,塔砖有《千字文》的单字印记,底层正面额上刻有"见龙塔"三字,塔顶覆盆上树铁刹竿巅插蓝天,游人可从内壁砖梯螺旋登至塔顶,远眺建江南岸,观赏江边及远处绮丽景色,贻情悦性,心旷神怡。
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见龙塔,使古塔仍然保持昔日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