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洛考古与“何以中国”
摘要: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考古文明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7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其众多重量级文物及其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在上海引发观展热潮。展览开幕当天,澎湃新闻专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邀请他解读此次大展。田凯以河洛地区的考古项目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联,讲述了“何以中国”的概念, ...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考古文明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7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其众多重量级文物及其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在上海引发观展热潮。展览开幕当天,澎湃新闻专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邀请他解读此次大展。
田凯以河洛地区的考古项目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联,讲述了“何以中国”的概念,并解读了“中国之源”“中国之中”与“中国之本”的概念。


那么中国在哪里?中国在中国之中。周公按照武王的旨意测定“天下之中”,择中建都,这个处于中间的区域就叫“中国”,就在河洛地区,对应了展览名称“宅兹中国”的含义。
“中国的文化概念是什么?则从展览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相信观众看完展览,心中会有对这三个关键性问题的答案。”田凯说。
对话|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
澎湃新闻:展览名称“宅兹中国”四个字出自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您也提到此次展览解答的“何以中国”三个关键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之中”,从您的视角,联系展览主题和名称,如何解读河南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联。
田凯:这次展览的名称“宅兹中国”,“宅兹中国”这个名称的出处是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面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以后,在成王时期,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武庚叛乱,为了震慑
田凯以河洛地区的考古项目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联,讲述了“何以中国”的概念,并解读了“中国之源”“中国之中”与“中国之本”的概念。

青铜器何尊上的铭字“宅兹中国”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
田凯认为,“何以中国”是一个大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宅兹中国”作为首展回答了“何以中国”最关键性的三个问题。第一个解答的是“中国之源”,就是中国从哪里来的问题。第二个解答的是“中国之中”,即中国在哪里的问题;第三个解答的是“中国之本”,即中国的本源、中国的文化概念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
“中国”是从哪里来的?田凯对澎湃新闻表示,“作为河南、作为中原,夏王朝第一个国都在河南建立,在此之前经过仰韶文化发展阶段,龙山文化发展阶段,我们文明社会发展的最终成果,缔造了我们最早的国家。最早中国的雏形就在中原地区开始形成,最早的国家在河南出现,这就是我们中国之源最早的国。”那么中国在哪里?中国在中国之中。周公按照武王的旨意测定“天下之中”,择中建都,这个处于中间的区域就叫“中国”,就在河洛地区,对应了展览名称“宅兹中国”的含义。
“中国的文化概念是什么?则从展览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相信观众看完展览,心中会有对这三个关键性问题的答案。”田凯说。
对话|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
澎湃新闻:展览名称“宅兹中国”四个字出自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您也提到此次展览解答的“何以中国”三个关键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之中”,从您的视角,联系展览主题和名称,如何解读河南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联。
田凯:这次展览的名称“宅兹中国”,“宅兹中国”这个名称的出处是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面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以后,在成王时期,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武庚叛乱,为了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