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田野工作是先生的最爱

摘要:   1990年7月20日至8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沙漠路线(中国境内)的第一次考察,乘汽车从西安出发直到喀什。宿先生向中方领队徐苹芳先生提出参加新疆段的考察,那年他已经近70岁了,是国际考察队中最年长的学者。在考察途中,宿先生总是一马当先,带领着我们,看得出他十分热爱田野考察。休息时,先生就随便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与我们讨论。在对柏 ...

  1990年7月20日至8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沙漠路线(中国境内)的第一次考察,乘汽车从西安出发直到喀什。宿先生向中方领队徐苹芳先生提出参加新疆段的考察,那年他已经近70岁了,是国际考察队中最年长的学者。在考察途中,宿先生总是一马当先,带领着我们,看得出他十分热爱田野考察。休息时,先生就随便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与我们讨论。在对柏孜克里克洞窟的考察中,一些没有开放的洞窟根本没有路,山体陡峭,全靠手足并用的攀登。我在后边抢拍下宿先生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奋力攀登的照片。先生奋力攀登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

宿白先生在丝路考察中(左)先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与我们讨论(右)

 

宿白先生在柏孜克里克的考察中攀登

  2012年,在配合北京文化硅谷建设过程中,北京房山区长沟镇发现一座大型唐代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2013年5月,我有机会先睹发掘现场,回来后向先生谈到这次发掘。先生很感兴趣,希望亲自现场考察。我说发掘还没结束,不对外,不能和上次去银山塔林一样,一定要和发掘领队程利说一下。程利当然非常欢迎宿先生到现场指导。

  6月3日一早,我开车接先生和宿志丕到长沟镇,程利在长沟镇迎接我们。墓葬规模很大,坐北朝南,全长34米,由墓道、封门、前甬道、耳室、壁龛、墓门、主室、侧室、后甬道、后室等组成。我原想先生在墓葬上面看看规模,再看看出土遗物就可以了。但先生坚持要沿墓道下到墓葬底部,仔细观察了前甬道的刘济的墓志和夫人的墓志。刘济的墓志刻有十二生肖和牡丹花图案,他夫人的墓志尺寸更大,163厘米见方,也更华丽,为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当时发掘正在进行,墓志还没有打开。宿先生考察刘济墓时,看到残存的壁画,不禁回想当年发掘白沙宋墓的情景。他说,现在科学手段多了,但现场临摹壁画还是很有必要,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我问那时怎么能请到专业画家到现场临摹,先生说他们都挺愿意来的。先生年轻时曾在中央美院学习过素描,早上进画室前买一个热馒头,吃几口作为早饭,剩下的馒头就是很好的橡皮。先生在学画过程中的师生都成为他的朋友,当白沙宋墓需要临摹时,呼之即来。

2013年6月宿白先生考察刘济墓(自左至右:程利、宿白、刘乃涛)

  刘济墓,可能是宿先生晚年最后一次考察的考古发掘现场,他久久不愿离开。先生对田野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感染者年轻的考古人。(作者:安家瑶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图文转自:“三联学术通讯”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