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蒲氏家祠
西充县双江乡长渠沟蒲氏祠堂建于清光绪十九年。祠堂背靠米丹山,左边是马鞍山,右边是清水山,整个布局就像一把椅子形状,而祠堂正好“端坐”其中。
据戏台前梁上文字记载,蒲氏祠堂的修建缘于蒲氏家族蒲坤武,他参加潼川府科试中了武秀才,后又应乡试再中举人,被赐为“武魁”封号。蒲氏族人为报谢神明和先祖恩德,激励教化后辈,举全族之力建造了这座蒲氏祠堂。
祠堂气势宏伟,建造精绝。双扇大门采用门板髹朱漆、装衔环铺首,门眉上方配有方形门簮一对,刻有牡丹花瓣装饰。廊檐下方梁枋上彩绘有二十四孝、鹤鹿同春等图案,墙壁处则是族人聚会或婚嫁喜事时张贴告示,昭告族人的地方。大门上方是门楼,门楼为七开间,当中为山门,为三重檐结构,四角攒尖顶,搬鳌座脊,气宇辉煌。正面悬鎏金匾一通,上书“蒲氏家祠”。
祠堂内有戏台一座,建于门道上方同门楼融为一体,戏台高2.3米,有4根立柱支撑,台上装太师壁一道,“出将”“入相”门各一道,梁枋上有描花绘草,雕龙刻凤。台口两侧置有专供演员化妆休息的地方,过去叫作“梳楼”。戏台前是一块三丈五见方用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天井院坝,既可看戏又能聚会。
祠堂内中堂是蒲氏家族祭拜先祖的地方,陈设案台及神龛,神案上置香炉、鼎、簋等祭器以及“天地君亲师”牌匾。案后有3米宽的神龛,雕有二龙抢宝、飞凤朝阳等图案。龛内敬奉蒲氏六位先祖神牌灵位。中堂两侧为耳房,用作厨房和存放东西之用。
整个祠堂修建独特,错落有致,成为蒲氏家族继承先祖神明,教化后代,族人聚会的场所。
1、三重檐结构,四角攒尖顶,搬鳌座脊,气宇辉煌的门楼中间悬鎏“蒲氏家祠“金匾。
2、戏台子台口平于二楼廊道,视线开阔,楼上楼下都可观戏。
3、支撑戏台的油漆立柱和八棱内柱石墩及六棱外柱石墩。
4、祠堂建筑采取传统扣榫木雕工艺,台口梁上写有文字记载。
5、戏台前左边梁撑上雕刻有精美戏剧故事栩栩如生。
6、用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天井院坝是蒲氏族人聚会的主要场所。
7、 祠堂内保存下来的”诰封武德将军“石碑。
8、上二楼用的木楼梯。
9、具有古建风格的蒲氏祠堂外观气势宏伟,结构独特。
10、蒲氏祠堂全景图。
山东曹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南充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原创作者: 程金玉 南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