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观音堂

摘要: 观音堂明清 大理市大理古城上末村,因清代曾设汛溏,故又称观音塘,建于明代,始建时以观音阁为主体,至清代重修,在修缮观音阁的同时,又建殿宇。光绪二年扩建成七开间三面封闭,正面开门的大雄宝殿。随后逐步形成了集戏台、门楼、殿宇、亭阁于一体的建筑群。 ... ...

大同观音堂

山西省大同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观音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小站村西北约1.3千米处,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2]

2013年3月5日,大同观音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5]

中文名 大同观音堂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小站村西北约 1.3千米处

所处时代 清朝              占地面积  2300 m²

保护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906-3-204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遗址概况

大同观音堂始建于辽重熙六年(1037年);后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其后屡有修葺。大同观音堂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沿中轴线建有戏台、腰门、观音殿、三真殿,两侧建钟楼、鼓楼、碑亭和山门等。山门位于寺庙东南角,对面有琉璃三龙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照壁,为明代遗物。大同观音堂观音殿檐下月台上保存有明天启七年(1627年)石刻金瓶一对,上刻陀罗尼经;观音殿内保存有辽代塑像及清代壁画;三真殿,上层正中三间内塑观音、文殊、普贤像,四壁绘普救老人壁画多幅。大同观音堂格局完整,是研究晋北地区清代建筑、佛教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2] [4]

遗址发掘

201335日,大同观音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5]

参考资料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