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大佛寺石窟
“申遗”十周年⑦ | 崖中佛寺 第一奇观
摘要: 编者按彬州大佛寺石窟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佛寺石窟彬州大佛寺石窟位于咸阳市彬州市西10公里的大佛寺村,它倚靠红砂岩地质的清凉山,北临渭河最大支流泾河,曾是丝绸之路北路 ...
大佛寺石窟
彬州大佛寺石窟位于咸阳市彬州市西10公里的大佛寺村,它倚靠红砂岩地质的清凉山,北临渭河最大支流泾河,曾是丝绸之路北路主干线上的重要节点。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东汉时期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融入中国本土宗教文化并向高峰发展,最终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大佛寺石窟正是其发展至鼎盛时期的产物,见证了中国汉唐文化的辉煌历史,留下了佛教东传的足迹。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代,是盛唐时期唐长安城及周边地区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存,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之一,以及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佛像体量最大、内涵最丰富、艺术特征最为鲜明突出的石窟。
其依山凿窟、凿岩为室、雕石成像,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和修行窟五部分,共有130多个石窟、446个佛龛、170多处历代题刻、1980余尊造像。

重点事件一览
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物陕西”微信公众号 *
· 文 物 陕 西 ·
采 编 | 段 杨
审 核 | 屹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