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波弗蒂角纪念土冢Monumental Earthworks of Poverty Point
摘要: 遗产名称:波弗蒂角纪念土冢(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
英文名称:Monumental Earthworks of Poverty Point
入选时间:2014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
地理位置:N32 38 13 W91 24 23
遗产编号:1435
遗产描述:
201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波弗蒂角纪念土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 ...
遗产名称:波弗蒂角纪念土冢(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
英文名称:Monumental Earthworks of Poverty Point
入选时间:2014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
地理位置:N32 38 13 W91 24 23
遗产编号:1435
遗产描述:
201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波弗蒂角纪念土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ii):波弗蒂角纪念土冢工程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波弗蒂角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证据。波弗蒂角文化位于古代晚期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下游,距今4000 - 2500年。这个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700到3100年前,是由狩猎-捕鱼-采集者进行的景观设计和巨大的土方工程建设的杰出范例。这个土冢复合体是北美土制建筑的一项非凡成就:至少在2000年的时间里没有人超过它(只有在那时才有依靠农业经济的人们超越它)。这个综合体的特殊布局是这个遗址所独有的。这一内陆定居点的自然环境是该遗址建立和长久保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位置提供了通往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沿其阔叶林边缘的便利通道。虽然有丰富的可食用资源,但该地缺少石头资源,而石头是制作工具和其他物品的重要原料。因此,数百公里以外的岩石和矿物的广泛贸易网络在波弗蒂角文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波弗蒂角纪念土冢得名于一个19世纪的种植园,该种植园靠近该遗址,位于密西西比河谷的下游,地势略高,地形略窄。该遗址建筑群由五个土墩、六个由浅洼地分隔的同心半椭圆形山脊和一个中心广场组成。它是由公元前3700至公元前3100 年之间的一个狩猎采集社会创造并用于居住之地和宗教仪式目的使用。这是北美土垒建筑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至少在2000年时间内无人超越。
遗产介绍:
波弗蒂角纪念土冢由五座土冢、六个同轴半椭圆的山脊(外径超过804米,其中一个属北美最大的土垒之列)和一个中央广场组成,占地面积910英亩,被誉为北美上古时期最大的仪式场地和土垒。波弗蒂角纪念土冢并不是一次性建成的,用了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建成,建造的用途尚不明确,可能作为居住场所、贸易中心或者宗教仪式场所使用。有文献认为纪念土冢是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前3100年作为猎人和渔夫的居住之地和宗教仪式场使用。这一历史遗迹可以说是北美土垒建筑的杰出代表,至少在2000年内未被超越过。
这一人造景观在当时堪称地球上规模最庞大、建造最精巧的建筑;这种特殊形式的建筑群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未曾复制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