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
摘要: 遗产名称: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
入选时间:1981年(1987年,1992年扩大范围)
遴选依据: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遗产(i)(vi)自然遗产(vii)(ix)(x)
地理位置:S1249 60E13249 60
遗产面积 : 1,980,994.92 ha
遗产编号:147
遗产名称: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
入选时间:1981年(1987年,1992年扩大范围)
遴选依据: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遗产(i)(vi)自然遗产(vii)(ix)(x)
地理位置:S1249 60E13249 60
遗产面积 : 1,980,994.92 ha
遗产编号:147
遗产描述
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131.6万公顷,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达尔文市以东220公里处。曾是土著自治区。197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以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各种珍奇的野生动物,以及保存有2万年前的山崖洞穴间的原始壁画而闻名于世,是一处为现代人保存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游览区。1981年,卡卡杜国家公园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和1992年扩展范围。这里是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
“1981年,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I)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vii)(ix)(x)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5届会议报告(1981)、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报告(1987)、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报告”(1992)。
世界文化遗产遴选依据(i): 卡卡杜的艺术遗址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它们风格迥异、种类繁多、位置密集。该艺术遗址可见对千姿百态的人类形象和可辨认的动物物种,以及早已灭绝的动物的精致、详细的描绘。
世界文化遗产遴选依据(vi):岩石艺术和具考古价值的记录是更新世到现今的土著人狩猎和聚集传统有关的社交、礼仪活动特有的证据来源。
世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vii) :卡卡杜国家公园包含了闻名遐迩的拉姆萨尔湿地与巍峨耸立的岩石峭壁之间叹为观止强烈对比地貌和周边地区。卡卡杜国家公园北部广阔的湿地延伸了数千公里,为数百万水鸟提供了栖息地。悬崖高达330米,或直立或呈阶梯状,横向山脉高低起伏、连绵数百公里。车辆无法进入悬崖背后的高原地区,大片地区没有人们所需的基础设施,人迹罕至。不过,高原上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
世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ix) : 该处遗产包括澳大利亚热带四个主要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卡杜古老的悬崖和岩石地区具20多亿年的地质历史,而洪泛区则是最近的、动态的环境的产物,其形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以及每个雨季大洪水的影响。这些洪泛平原说明了伴随着全新世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生态和地貌的响应。
与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相比,卡卡杜地区受欧洲人定居点的影响相对较小。卡卡杜公园由属种多样、几无改造的自然植被和基本未受惊扰的动物群落组成。卡卡杜国家公园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动植物在相对自然条件下如何大规模进化的一个独特的机会。
卡卡杜的土著人部落及其无数的岩画艺术、考古遗址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一个突出例子。
世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x) : 该国家公园以其特有的方式保护了北澳一条大型热带河流整个集水区,对比其他地方,该集水区有最广泛的物种的栖息地且数量众多,这些生物资料已记录在案。卡卡杜国家公园面积大,动物栖息地具多样性,来自欧洲定居点影响极为有限,因此需要保护和保留众多重要动物栖息地和物种。
卡卡杜自然遗产保护区庇护了数量惊人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澳大利亚三分之一以上的鸟类物种、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亚陆地哺乳动物和数量特别高的爬行动物、青蛙和鱼类。大量的水鸟季节性充分利用保护区内广袤的近岸泛滥平原繁衍生息。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领土的北领地州,是考古学和人种学唯一保存完好的地方,四万多年以来,一直有人类在此居住。这里的石洞壁画、石刻以及考古遗址完整记录了该地区从史前的狩猎者和原始部落到仍居住在那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例子,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当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
遗产介绍
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北部地方首府达尔文市以东200公里处,面积两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地区,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那些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北部地区4万多年来一直有人居住,岩画、石刻和考古遗址记载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仍然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悬崖是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别具特色的景观。悬崖上有许多洞,里面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岩石壁画,已经发现岩画大约7000处。有些的年龄达18000年之久,古代文物、1000多个考古遗址的质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和大约7000多个艺术遗址使这里闻名遐迩。
多元的地貌
阿纳姆高原西缘有引人入胜的悬崖峭壁、飞流直下的瀑布、幽深诡秘的洞穴。悬崖绝壁绵延500多公里,高度在30-330米之间。这是由于大多数晚白垩纪岩石被冲刷掉后,裸露出下伏的抗风化能力较强的层状石英砂岩,从而形成了许多陡壁和洞穴。这些岩石上和洞穴里画着许多当地土著居民绘制的岩画。
高原的大部分地区缺乏土壤,然而在高原的峡谷中分布着许多零星的土地,正是这些土地为雨林和古老的孑遗物种提供了生活空间,因而高原的生物群的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含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物种组合,其中的一些是冰川时期的孑遗分子。悬崖地区的水生生境在旱季对于淡水鱼类是重要的栖息地,山丘和盆地大部分在公园的南部,一系列平缓起伏的低地平原,分布于达尔文盆地和阿纳姆地区之间。沿岸河流平原地带是河流和潮汐共同控制的地带。它们形成了现今的地表形态,同时也是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貌分带现象
卡卡杜国家公园不同区域的地貌是不一样的,可分为:海潮区、平原区、低地区、高原区:
海潮区:植被主要由丛林及海蓬子科植物组成,其中包括海岸沙滩上的半落叶潮湿热带林。这里也是濒临绝迹的潮淹区鳄鱼出没之地;
平原区:多为低洼地,雨季洪水泛滥形成沼泽带,是栖鸟类的理想去处;
低地区:多为起伏平原,间有小山和石峰,这里植物的形态不同,有多为蓝桉的稀疏树林,也有草原、牧场和灌木丛。在与水涝平原交界处分布着沿海热带森林,林内有多种动物;陡坡和沉积岩孤峰区,这里雨季时会形成蔚为壮观的瀑布,并有多种动物栖息于此;
高原区:由古老的沉积岩组成,高度在250~300米之间,个别突兀的石峰,高达520米。主要植物为灌木,偶尔可见茂密的森林,多为野生巴旦杏。本区内生活着多种稀有的或当地特有的鸟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显著的气候特征
卡卡杜国家公园属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把这里分为显著的雨季和旱季。气候是决定这里的水文地理特征、植被、土地形式的主要因素。90%多的降水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4月之间的雨季,局部的雷暴、季风造成的低气压引起的暴雨、热带飓风活动是这种气候的典型特征。这里是澳大利亚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5-10月份的旱季里实际上没有降雨,土地非常干旱。一般来讲,年平均降水从沿岸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从1565毫米降到南部地区的1100~1200毫米左右。湿度在1月份到3月份之间最高。全年气温都很高。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月份的33°C 到10月份的42°C 之间。
这样的气候同时也对河流带来了一些影响。明显的季节性降水导致地表水流有两个截然不同阶段。公园内有瑙瑞乞哲河和玛哲拉河,水源充足。在雨季里,河流暴涨,大面积的低地经历了洪水侵袭。在河流达到了最高水位地方,形成了一系列浅水洼地和其它形式的干涸河道。隔绝的河湾,雨季会积满水,许多河流迂回曲折流向大海。到了旱季的末期,水流停止。低地植物在旱季会晒焦,被林火烧黑。
历史起源与土著
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从考古学和人种学角度评价,这里是保存非常好的地方。以前这里是土著自治区,1979年被划为国家公园。这里有许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表现的是从远古的狩猎人群和采集人群,直到现在当地的土著居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
卡卡杜国家公园是世界上原住民岩石艺术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卡卡杜是澳大利亚土著卡卡杜族的故土,卡卡杜国家公园就以这个部族之名命名。他们的祖先至少在四万年前已从东南亚迁来,先是逐岛渡海而来,后来在冰河时期海面较低时从新几内亚沿陆路抵此。土著居民卡卡杜族传承的是世界上还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化,一种自人类以村落的形式定居在中东并且首次开始农耕以来已经存在了40000年的文化。所有如今存活着的文化都可以追溯出一段历史,然而与先民漫长的社会相比这段历史却要短得多。再没有哪种文化较之卡卡杜国家公园更能清晰地展现澳大利亚先民的文化传承关系。按照卡卡杜人的传说,卡卡杜荒原是他们的女祖先瓦拉莫仑甘地创造的。她从海中出来化为陆地,并赋人以生命。随她而来的还有其他创造神,如金格——创造岩石的巨鳄。有些祖先神灵完成创造使命就变成了风景,如金格变成一块露头岩石,形如鳄鱼的背脊。公园的大部分属土著所有,他们把土地租给国家公园与野生物管理部门。
享有盛名的岩石壁画
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悬崖,在悬崖上有许多洞,洞里面有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有着不同风格的大量岩石壁画,已经发现岩画大约7000处。在阿纳姆高原地带这种洞穴最多。这些岩画是当地土著的祖先用蘸着猎物的鲜血或和着不同颜色的矿物质涂抹而成。这里的岩画、石刻和考古遗址记载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仍然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众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等。在阿纳姆高原地带这种洞穴最多。有些的年龄达18,000年之久,古代文物、1000多个考古遗址的质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和大约7000多个艺术遗址使这里闻名遐迩。通过发掘遗址,还找到了澳大利亚最早生活的人类的证据,为澳大利亚的考古学、艺术史学以及人类史学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诺兰基岩艺术遗址(Nourlangie Rock Art Site,又译作诺尔朗吉岩艺术遗址)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东部,是卡卡杜国家公园两个最著名的土著岩石艺术画廊之一(另一处是乌比尔 Ubirr)。诺兰基岩是卡卡杜国家公园土著岩石壁画的代表,这些岩壁画反映了土著祖先们各个时期的生活内容、生产方式、图腾崇拜以及宗教崇拜。由于诺兰基岩艺术遗址比较容易到达,开发比较完善,是普通游客及旅行团的必到之处,有多条长度不同的步道可选,不过最长的一条也仅1.5公里,行走在环形徒步线路上,可以看到古老土著人生活的岩洞和不同凡响的岩石壁画艺术,而在附近的Gunwarddehwarde Lookout,可见宽阔的平原和悬崖峭壁。
壁画里的动物种类随着绘画的年代变化,这是海面上升之故。最早的壁画作于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冰河时期约在六千多年前结束,海面上升,阿纳姆地悬崖下的平原变成了海洋和港湾,所以这一时期的壁画中主要是巴拉蒙达鱼和梭鱼等鱼类动物。这时卡卡杜荒原位于距海约300千米的地方,画中有袋鼠、鸸鹋以及一些现代已经绝迹的巨大动物。许多画还把脊椎动物的内部构造都画了出来。壁画的内容反映了当地土著祖先们各个时期的生活内容、生产方式,以及某些野兽、飞禽的形象。其中一部分内容与原始图腾崇拜、宗教礼仪有关。在壁画中有一些不为现代人所理解的抽象图形。
有的人体壁画很奇特,头常呈倒三角形,耳朵呈长方形,身躯及四肢特别细长,并且经常可以见到多头臂的人体图形。画中人物多处于一种舞蹈姿态,从他们或曲身、或跳跃的劲舞姿势中,可看出这是个热情开放、能歌善舞而又极富幻想的民族。壁画较完整地反映了土著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卡卡杜国家公园内的壁画抽象夸张,反映了澳大利亚土著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岩画以及其他考古遗址,表明了这个地区从史前的狩猎者和原始部落到仍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技能和生活方式。艺术遗址使这里闻名遐迩。通过发掘遗址人们还找到了澳大利亚最早生活的人类的证据,为澳大利亚的学者、研究人员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