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勒沃卡•斯皮什城堡及相关文化古迹 Levoča, Spišský Hrad and the AssociatedCultural Monuments
摘要: 遗产名称:勒沃卡•斯皮什城堡及相关文化古迹
英文名称:Levoča, Spišský Hrad and the AssociatedCultural Monuments
入选时间:1993(2009年扩展范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v)
地理位置:N48 59 58 E20 46 3
遗产面积: 1,351.2252 ha
缓冲区面积: 12,580.6784 ha
遗产编号: 620bis
遗产描述:
斯皮思城堡最早建于1209年,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堡, ...
遗产名称:勒沃卡•斯皮什城堡及相关文化古迹
英文名称:Levoča, Spišský Hrad and the AssociatedCultural Monuments
入选时间:1993(2009年扩展范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v)
地理位置:N48 59 58 E20 46 3
遗产面积: 1,351.2252 ha
缓冲区面积: 12,580.6784 ha
遗产编号: 620bis
遗产描述:
斯皮思城堡最早建于1209年,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堡,当时是建在通往波罗的海重要贸易通道上的一座皇家城堡。斯皮思城堡位于海拔634米的石灰岩悬崖上,有着悠久和多彩的历史。13世纪的时候,斯皮思城堡曾被鞑靼人摧毁;在15世纪的时候,它又得到了重建;1780年,城堡又被大火所烧毁。如今,城堡留下的遗迹仍然让人印象深刻,哥特式的塔楼、教堂、地牢和罗马式的宫殿仍然让人感到叹为观止。斯皮思城堡不仅风景美丽,而且完整的保存了中世纪的古迹,尤其是哥特时期的古迹。历史上该居民点的第二部分是斯皮什卡卡皮图拉,建立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教社区。还有泽拉小村,这里有歌德式圣神教堂。教堂里面挂有精美歌德式绘画。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v),斯皮思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这个文化遗产扩大了范围,将勒沃卡小镇及其相关建筑囊括进来。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斯皮思城堡建筑群是13和14世纪东欧最大的军事、政治和宗教建筑群之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物。遗产扩展增加了历史悠久的勒沃卡小镇。大部分遗址已经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它包括14世纪的圣詹姆斯教堂,在15和16世纪有十个变化,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晚期哥特式风格彩色作品,包括一个18.6米高的镀金木制的哥特式圣坛背壁雕刻,由保罗大师在1510年左右完成。
遗产简介:
斯皮思城堡建于12世纪。在现在斯皮思城堡的所在地曾建有斯拉夫人的城堡。1464年之前,斯皮思城堡在名义上属匈牙利王国所有。1780年,城堡遭遇大火,之后化为废墟。1945年后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收。1970年之后,开始了城堡的调查和修复工作。1993年之后则是斯洛伐克政府的所有地。
考古发掘结果显示,该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公元1世纪,斯拉夫人开始修建巧妙的土墙网,其遗址至今仍依稀可见。早在公元10世纪,马札尔人走出乌拉尔山脉,定居在喀尔巴阡盆地,并逐渐扩展领地,直至塔特拉山。有一千年时间,斯洛伐克一直为匈牙利君主所统治,直到哈布斯堡帝国结束为止。他们在此留下了许多痕迹,斯皮思城堡即是其中之一。
为了镇压斯洛伐克农民起义并阻止外来侵略,在12世纪修建了一个防御系统。其中有一个直径为22.5米的塔,它建在地质断层上,最终倒塌了。直到13世纪,一座真正的城堡才在岩石层上逐渐形成。1241年,塔塔尔人入侵该地区并行抢劫,工程被迫停止。然而,匈牙利国王贝洛四世最终将塔塔尔人赶出了自己的王国,并在自己土地上重现繁荣而建立了一套封建领主制,并修建了若干防御堡垒。1249年,斯皮思城堡中增添了一座宏伟的罗马式建筑,1270年,又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主楼。
但不到一个世纪,另一次敌人入侵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后来到14世纪,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一世(公元1342年—公元1382年)决定按哥特式风格重建该城堡。在墙内修建了两个大院子,不断扩展的城堡成了匈牙利防御系统的支柱之一。接管城堡的每个拥有者都为城堡扩大做出了贡献。扎波尔斯基家族按后期哥特式风格建造了圣伊丽莎白教堂,并在主门的两侧增设了防御工事,为此,扎波尔斯基家族的后代至今仍拥有斯皮思县县长的世袭头衔。1531年,城堡易主,归属胡尔佐家族所有,该家族拥有全国最大的铸造工厂,它将文艺复兴的内容带进了城堡的建筑之中。
最后改造城堡的是奥匈帝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恰基家族。斯蒂芬·恰基于1663年去世后,他的家属搬进几公里之外的霍德科夫采宫和比亚措夫采宫。斯皮思城堡中仅留下一支小卫戍部队。1780年,城堡被大火烧毁后,卫戍部队也撤出城堡。当地人遂将城堡洗劫一空。他们拿木材盖房、烧火,拿铁雕和石头作建材。斗转星移,战事起伏,城堡逐渐被人遗忘。保存下来的只有废墟,无人过问,无人理睬,任凭大自然侵蚀。1819年,匈牙利王国第一所师范学院在毗邻的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的主教宫开学。列入该镇名册的建筑中,有23座属于天主教堂,许多需要修复,尤其是主街两侧的旧房,大部分已成为废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仍属于恰基家族所有的斯皮思城堡被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布为国家文化遗址。1970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对城堡进行了修复与考古挖掘工作,但费用极其高昂,工作屡次中断,几年后被最终放弃。1993年斯洛伐克成为独立共和国后希望将斯皮思地区的三处历史名胜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即木头村夫尔科利内茨、矿村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和斯皮思城堡。1993年12月,它们被列入《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