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 Caves of Aggtelek Karst and Slovak Karst
摘要: 遗产名称: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共有)
英文名称:Caves of Aggtelek Karst and Slovak Karst
入选时间:1995(2000年扩展范围,2008年修改范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iii)
地理位置:N48 28 32.628 E20 29 12.732
遗产面积 : 56,650.57 ha
缓冲区面积: 86,797.33 ha
遗产编号: 725ter
遗产描述: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 ...
遗产名称: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共有)
英文名称:Caves of Aggtelek Karst and Slovak Karst
入选时间:1995(2000年扩展范围,2008年修改范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iii)
地理位置:N48 28 32.628 E20 29 12.732
遗产面积 : 56,650.57 ha
缓冲区面积: 86,797.33 ha
遗产编号: 725ter
遗产描述: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位于斯洛伐克南部和匈牙利北部交界处,横跨喀尔巴阡山脉南部的丘陵地带。阿格泰列克国家公园占地面积为197.08平方千米,斯洛伐克喀斯特风景保护区占地面积为361.65平方千米,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部分仅包括洞穴本身。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是欧洲喀斯特地形研究的最大地区,迄今为止已确定有712处洞穴。许多形成于高地边缘的较为年轻的洞穴中都有滤石作为天然装饰,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笋(32.7米)、文石以及泉华形成物和布满冰雪的深渊(考虑到该地所处的海拔高度,这是中欧地区的一大奇观)。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以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和自然的、生物的形成物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还是艺术欣赏的角度,其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自从1806年建成第一批台阶和栅栏之后,陆续有游客来匈牙利洞穴参观游览。如今阿格泰列克国家公园只有3个洞穴常年开放,每年来此旅游的游人人数不胜数,络绎不绝。
1995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因其描绘出一幅温带喀斯特的神奇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该遗产范围进行了增扩,2008年对遗产范围又进行了修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变化多端的岩层结构以及顺序排列在有限空间内的712个洞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带喀斯特的神奇景观。作为热带与冰河气候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极其奇特的组合,该地貌使人们研究几千万年以来的地貌历史成为可能。
遗产介绍:
阿格泰列克喀斯特岩洞和斯洛伐克喀斯特的喀斯特地形形成缘于该地区长期的温和气候,而且该地的水文条件也极具特色,除了山脉盆地,地表几乎没有什么河流,而地下河流却数量众多,错综复杂。在喀尔巴阡山脉的影响下,此地夏季很长,属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海拔较低处1月份的平均温度为零下3摄氏度,7月份为19摄氏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拔最低处的年均降水量为620毫米,最高处为1,000毫米,由于海拔不同,一年中大雪覆盖的时间在60-139天不等。
溶洞地区
同时也是匈牙利境内最长的山洞是包劳德劳山洞,其总长度包括分支达到25公里。其中5.6公里在斯洛伐克境内,被取名为多米查山洞。包劳德劳山洞由二百三十万年前三叠纪中期的石灰石组成。根据地质资料它的形成开始于二百万年前。溪水通过溶解和侵蚀石灰石进入地壳系统,缓慢地使裂缝变宽,形成了现今的山洞通道。滴水使石灰成分沉淀,形成了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的钟乳石与石笋,装点山洞通道。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激发了勘探者和游客的想象,根据各自形态,为它们起了如龙头、老虎、丈母娘的舌头、柱厅和巨人大厅等各种特殊的名字。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达32.7米的石笋,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笋、以及文石以、泉华形成物和布满冰雪的深渊。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Kras,意思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保护区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