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High Coast / Kvarken Archipelago
摘要: 遗产名称: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英文名称:High Coast / Kvarken Archipelago
入选时间:2000年(2006年扩展范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viii)
地理位置:N63 00 00 E18 30 00(瑞典高海岸)
N63 18 00 E21 18 00(芬兰瓦尔肯群岛Zone A)
N62 58 00 E20 57 00(芬兰瓦尔肯群岛Zone B)
遗产编号:898
遗产描述: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属于芬兰和瑞典共有,瓦 ...
遗产名称: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英文名称:High Coast / Kvarken Archipelago
入选时间:2000年(2006年扩展范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viii)
地理位置:N63 00 00 E18 30 00(瑞典高海岸)
N63 18 00 E21 18 00(芬兰瓦尔肯群岛Zone A)
N62 58 00 E20 57 00(芬兰瓦尔肯群岛Zone B)
遗产编号:898
遗产描述: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属于芬兰和瑞典共有,瓦尔肯群岛是继其他6个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芬兰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距离瑞典的高海岸150公里。这由冰碛石形成的群岛,及不断上升的地形,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地区。同样受到冰川作用影响,瑞典的高海岸与芬兰的瓦尔肯群岛各有不同地形特点。
2000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viii),瑞典的高海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扩展范围,芬兰的瓦尔肯群岛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高海岸位于波的尼亚湾西海滨,是波罗的海向北延伸的一部分。这片海岸面积为142 500公顷,其中80 000公顷为海洋部分,有大量的近海群岛。由于冰河作用、冰川消融及海面新陆地抬升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地区一系列的湖泊、海湾和高达350米的低丘等不规则地形。自9 600年前冰川从高海岸最后消融以来,陆地抬升最高达285米,这就是著名的“反弹”。高海岸遗址为认识地球表面冰冻和陆地抬升区域形成的重要过程提供了机会。“瓦尔肯群岛”(2006年加入到世界遗产的高海岸项目中)有5 600个群岛和小岛,总面积194 400公顷(15%为陆地,85%为海洋)。地面主要为10 000至24 000年前大陆冰层融化形成的不规则脊状延伸的洗衣板冰碛,“DeGreer冰碛”。在冰川快速均衡抬升过程中,小岛不断地从海面升起,原来被冰川压迫而下沉的大陆,逐渐以世界最快的速度抬升。海岸线不断推进,岛屿慢慢形成并连结在一起,半岛也在扩张,湖泊由海湾演变而来,继而成为块状沼泽与湿地。瓦尔肯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区域”;人们正是从此地开始认识并研究这种现象的。
遗产介绍:
波的尼亚湾最窄处称为瓦尔肯地区,位于芬兰的瓦萨镇与瑞典的高海晨镇之间。该地区内,芬兰与瑞典的海岸之间平均相距80公里,最远的海岛间相距仅约25公里。瓦尔肯地区连接着北部的波的尼亚海湾和南部的波的尼亚海,海水较浅,最深处约为25公里。瓦尔肯群岛有5600座大小岛屿,总面积19万4千4百公顷。
地理位置
瓦尔肯群岛这里不但是大批水鸟、植物的自然栖息地,更有一万到两万四千年前大陆冰原融化时形成的尖利的冰脊,地貌极其特殊,地壳均衡理论最先就是在这里发现和开始研究的。2006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召开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批准把芬兰沿海的“瓦尔肯群岛”加到瑞典现有的世界遗产“高海岸”项目中,合称为“高海岸/瓦尔肯群岛”,属于瑞典和芬兰共有。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0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瓦尔肯群岛继其他6个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成为芬兰的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地壳研究
芬兰沿海的“瓦尔肯群岛”是低平的洗衣板状冰碛群岛,其最高处海拔仅20米。最明显也最壮观的地方是一万到两万四千年前奥斯特罗波的尼亚平原的大陆冰层消融而形成的冰碛,展现着大陆冰层的冰川逐渐消失的过程。冰碛的形成非常独特而具有代表性,该地区频繁地出现新升地面,而且拥有圆丘冰碛和冰川山脊横截面的其他形态。瓦尔肯地区陆地抬升很剧烈,因而群岛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犹如沧海桑田,新的小岛从海中升起,海湾将变为湖泊。这种想象成为现实其实只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因为这里的陆地以每年0.8毫米的速度上升,每年会凭空出现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原来被冰川压迫而下沉的大陆,逐渐以几乎世界最快的速度抬升,海岸线不断推进,岛屿慢慢形成并连结在一起,半岛也在扩张,湖泊由海湾演变而来,继而成为块状沼泽与湿地。瓦尔肯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区域,当然这种现象也是从此地开始为人们所认知并探求的。瓦尔肯地区有几个物种是冰河时代及之后的遗迹。瓦尔肯群岛有15个海岸物种,有可能源自巴伦支海。还有最重要的一些冰川遗迹水域生态系统的物种,来自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这里有波罗的海海岸范围内的24种植物中的16种。这些物种的出现,反映了陆地抬升时海拔高度变化所引起的生物进化过程。
瓦尔肯群岛地质
瓦尔肯群岛的部分小岛都是由松散的珊瑚、贝壳等生物堆聚而成。每当海底珊瑚向上生长到海平面位置,就会被海浪削平,使珊瑚礁顶部形成一个平坦的台面,称为礁坪。礁坪上,有少量珊瑚和藻类植物生长,大量的是珊瑚、贝壳等被风浪击碎的碎屑,有的为砾石,有的是砂。波浪和风把礁坪上的这些生物砂砾堆积起来便形成砂岛:这些砂岛外缘有一环沙堤,中央为一洼地,多数已干涸.少量为泻湖。可是瓦尔肯群岛有一座人们称之为达斯拉岛的小岛,它市北长380米.东西宽260米,面积近0.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5.2米,像金字塔—样耸立在瓦尔肯群岛之中。它却是由坚硬的层状生物砂岩组成。根据科学测定,瓦尔肯群岛的卡布雷拉岛等岛屿年龄一般不超过6000年,而达斯拉岛比它们老得多,年龄在12000--24000年之间。一般层状砂岩是底部年老,上部年轻。达斯拉岛比较击特。对达斯拉岛这一奇特现象,也有不少学者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测。有的认为在行岛附近原来有一个由珊瑚等生物砂岩组成的较大的岛,它不断风化、剥蚀,这个岛顶部较新的生物砂岩剥蚀下来,堆积山达斯拉岛的底部砂岩,而它较老的底部生物砂岩剥蚀下来,堆积为达斯拉岛的顶部.这样,石岛的年龄使出现倒置现象。有的则认为是雨水冲蚀造成的。组成达斯拉岛的生物砂岩是生物骨骼碎粒,化学成分是CaCO、,当达斯拉岛上层的生物砂岩遭到雨水冲蚀,一部分CaCO被溶解,随雨水渗到达斯拉岛底层沉淀下来,生长为新的年轻的方解石结晶,它们与原来的生物砂岩的年龄一平均,便使整层岩行的年龄变轻了,而相对上部生物砂岩年龄来说,便形成了年龄的倒置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