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 Maloti-Drakensberg Park

摘要: 遗产名称: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 英文名称:Maloti-Drakensberg Park 入选时间:2000年(南非境内部分),2013年扩展范围(莱索托境内部分)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自然遗产(vii)(x) 地理位置:S29 45 55 E29 07 23 遗产面积 : 249,313 ha 缓冲区面积: 46,630 ha 遗产编号:985bis 遗产描述: 德拉肯斯堡山脉(Drakensberg),意为“龙山”,又称夸 ...
遗产名称: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
英文名称:Maloti-Drakensberg Park
入选时间:2000年(南非境内部分),2013年扩展范围(莱索托境内部分)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自然遗产(vii)(x)
地理位置:S29 45 55 E29 07 23
遗产面积 : 249,313 ha
缓冲区面积: 46,630 ha
遗产编号:985bis

遗产描述:
德拉肯斯堡山脉(Drakensberg),意为“龙山”,又称夸特兰巴山脉(uKhahlamba),是位于南非和莱索托境内的一组高大山脉。山体由花岗岩组成,最高峰是位于南非与莱索托交界处的塔巴纳恩特莱尼亚纳山,海拔3482米。德拉肯斯堡山脉主要由玄武岩构成,顶部玄武岩层约1400米厚,下方还有砂岩层。玄武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前寒武纪的大陆动荡和火山活动。本地区全年雨雾天气频繁,冬季会降雪。
2000年在第2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和自然遗产遴选依据(vii)(x),南非成功申报本地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登录名称为“夸特兰巴山脉/德拉肯斯堡公园”(uKhahlamba / Drakensberg Park)。
在2013年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莱索托的相关文化地域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本遗产登陆面积扩大,登陆名称也改为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
遴选依据标准(i):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的岩画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最集中的岩画群,在质量和多样性方面都很出色。
遴选依据标准(iii):桑族人生活在多山的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地区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遗产留下了一系列杰出的岩画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见证,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提供了很多启示。
遴选依据标准(vii):该遗产具有独特的自然美景,高耸的玄武岩拱壁,异常尖锐的峰顶和金色砂岩峭壁。起伏的高海拔草原,原始的陡峭河谷和岩石峡谷也为遗产的美景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遴选依据标准(x):该遗产包含了多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自然栖息地。它具有显著的物种多样性,尤其是植物。它被认为是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全球中心,显著表现遗产的植物区 - 南非德拉肯斯堡高山地区。它也是一个全球重要的特有鸟类区域,生存了许多全球濒危物种,例如黄胸鹦鹉。栖息地的多样性非常突出,横跨高山的高原,陡峭的岩石斜坡和河谷,为很好地保护地区特有物种和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是一处跨境遗产,由南非的夸特兰巴-德拉肯斯堡国家公园和莱索托的塞赫拉巴泰贝国家公园组成。遗产点景致非凡,有不断上升的玄武岩拱,尖耸直立的金色砂岩峭壁、造型独特的拱门、洞穴、悬崖、石柱和岩石铺底的池塘。作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遗产点成为众多当地特有植物、甚至在世界有重要意义的植物物种保护地。公园还为很多濒危动物提供栖息地,如南非秃鹫(Gyps coprotheres)和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莱索托塞赫拉巴泰贝国家公园生活的马洛蒂鱼(Pseudobarbus quathlambae),是仅在此公园发现的濒危鱼类品种。遗产壮观的自然景观包含了许多洞穴和岩石庇护所,发现了非洲撒哈拉以南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岩画遗址。他们代表了在此生活超过4000年的桑族人的精神生活。

遗产简介:
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是一处跨境遗产,由南非的夸特兰巴-德拉肯斯堡国家公园(uKhahlamba Drakensberg)和莱索托的塞赫拉巴泰贝国家公园(Sehlabathebe)组成。
夸特兰巴-德拉肯斯堡公园建于1993年,由1个国家公园,4个自然保护区,1个野生动物狩猎保护区,6片国有森林组成。 1997年,它成为“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的注册地。2000年,公园的南非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登录面积2428平方千米。2001年,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合并成为遗产范围,面积为6500公顷,包括了海拔2400米左右的各种草原地区。公园中已确认存在515种植物,其中59种是特有物种。南非境内的遗产登录地包括:教堂峰省有林 - 32246公顷;科巴姆国有林 - 30498公顷;花园城堡国有林 - 30766公顷;巨人城堡猎物禁猎区 - 34638公顷;高沼地国有林 - 28151公顷;坎贝格自然保护区 - 2980公顷;洛特尼自然保护区 - 3984公顷;姆考马茨国有林 - 49156公顷;僧兜帽国有林 - 20379公顷;纳塔尔皇家国家公园 - 8094公顷;坚固峡谷自然保护区 - 762公顷;伐黑例亘自然保护区 - 1159公顷。
塞赫拉巴泰贝国家公园是1969年5月8日在莱索托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2013年,莱索托部分作为范围扩展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登录面积扩大至2493平方千米。
因此,经扩展后的整个遗产地命名为: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Maloti-Drakensberg Park)。
遗产自然资源
遗产点景致非凡,有不断上升的玄武岩拱,尖耸直立的金色砂岩峭壁、造型独特的拱门、洞穴、悬崖、石柱和岩石铺底的池塘。作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遗产点成为众多当地常见植物、甚至在世界有重要意义的植物物种保护地。公园还为很多濒危动物提供庇护,如南非秃鹫(Gyps coprotheres)和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
公园内确认存在2,153种植物,包括濒危物种在内的109种。公园范围内还确认生活着48种哺乳动物,296种鸟类(包括濒危物种希典水鹨),爬行动物48种(包括濒危物种纳塔尔侏儒变色龙),两栖动物26种,鱼类8种。
桑族人岩画遗址
凭借原始陡峭的河谷和岩石峡谷,遗产范围内拥有众多洞穴和岩石庇护所,其中包含约665个岩石艺术遗址,这些遗址中的单个图像数量可能超过35,000个。这些图像包括了动物和人类,描绘了狩猎和采集生活的场景,还有类似舞蹈或祈祷的岩画。动物图像包括了羚羊,河野猪,犀牛,大象,土豚,野兔,水牛,狒狒,蛇,猫鼬等,还有一些工具和抽象物的图画。岩画彩色图像中主要使用红色颜料,而且绝大多数图画是由单色颜料画成。这些岩画代表了桑族人的精神生活,代表了长达几千年来体现其信仰和宇宙观的悠久传统。岩画中还存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绘画,是由讲班图语的人所画。
桑族人的岩画遗址入选世界遗产还包括措迪洛山(博茨瓦纳,2001年),马托波山丘(津巴布韦,2003年),但马罗提-德拉肯斯公园的岩画,无论是从多样性还是规模和密度方面,都是最优秀的桑族人岩画遗址。 
桑族人
桑人(San)也称为萨恩人(Saan)、巴萨尔瓦人(Basarwa) ,是生活于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与安哥拉的一个以狩猎采集为生原住民族,如今人口大约为9万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桑人的语言差异极大。桑人也常被外人称作布须曼人(英语:Bushmen,意为“丛林人”)。自1950年代开始,桑人社会开始进入现代化。此外,遗传学上根据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的研究显示,此民族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民族之一。2009年的一项非洲人基因多样性调查显示,桑人是非洲基因最多样的五个民族之一。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