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阿斯基亚王陵 Tomb of Askia
摘要: 遗产名称:阿斯基亚王陵英文名称:Tomb of Askia入选时间:2004年(2012年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地理位置:N16 17 23.280 E00 02 40.416遗产面积 : 4.24 ha缓冲区面积: 82.7 ha遗产编号:1139遗产描述:阿斯基亚陵(Tomb of Askia)是桑海帝国皇帝阿斯基亚·穆罕穆德一世的陵墓,位于现今马里东部的加奥。阿斯基亚陵包括一 ...
遗产名称:阿斯基亚王陵
英文名称:Tomb of Askia
入选时间:2004年(2012年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
地理位置:N16 17 23.280 E00 02 40.416
遗产面积 : 4.24 ha
缓冲区面积: 82.7 ha
遗产编号:1139
遗产描述:
阿斯基亚陵(Tomb of Askia)是桑海帝国皇帝阿斯基亚·穆罕穆德一世的陵墓,位于现今马里东部的加奥。阿斯基亚陵包括一座泥土金字塔形坟墓、两座清真寺、一座公墓和一片场地,是西非泥造建筑的代表。在非洲古典文明中,桑海文明仅次于埃及文明。7世纪时桑海人在登迪建立了小王国,1137年迁都加奥,先后臣属于加纳帝国和马里帝国,逐渐皈依伊斯兰教。15世纪后期,桑尼·阿里(Sunni Ali,1464-1492年在位)即位后沿尼日尔河大力扩张,占领马里帝国中心城市廷巴克图,正式建立桑海帝国。桑里·阿里死后,他的外甥穆罕穆德·杜尔(Muhammad Turay)夺取了王位,是为阿斯基亚·穆罕穆德一世,开创了阿斯基亚王朝。
阿斯基亚陵墓本身全部是由泥砖造成,呈长14米宽18米的矩形。四面分别对准东南西北四方。泥土金字塔形的坟墓分为三层,17米高。土质外墙倾斜向上,有许多树桩、木桩突出。这些突出物主要是用来作为永久脚手架,以方便泥水匠经常在上面涂灰泥,弥补雨季时被冲走的泥土。这是西非泥造建筑共有的特征,但相比于西非其他宏伟建筑,阿斯基亚陵的突出物的排列显得杂乱无章。
200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iv),阿斯基亚王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i):阿斯吉亚王陵反映了当地建筑传统的方式,为了回应伊斯兰的需求,吸收来自北非的影响,创造了一个横跨整个西非萨赫勒地区的独特建筑风格。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阿斯吉亚王陵给人印象深刻的17米高的金字塔形建筑,由桑海帝国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于1495年建于首都加奥。由这个王陵可以看出15世纪至16世纪这个帝国的强大、富裕和繁荣。当时,桑海帝国控制了横跨撒哈拉的贸易,特别是盐和黄金。它也是西非萨赫勒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泥土建筑传统的范例。阿斯基亚王陵包括了金字塔形坟墓、两个平顶清真寺建筑、清真寺公墓和露天的聚会场地。这些都是在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从麦加回来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并将加奥作为首都后建造的。
遗产简介:
阿斯基亚王陵包括了金字塔形坟墓、两个平顶清真寺建筑、清真寺公墓和露天的集会场地。这些都是在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从麦加回来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并将加奥作为首都后建造的。给人印象深刻的17米高的金字塔形的建筑阿斯基亚王陵,是由桑海帝国的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于1495年建于首都加奥。由这个王陵可以看出在15至16世纪这个帝国的强大、富裕和繁荣。当时,桑海帝国控制了横跨撒哈拉的贸易,特别是盐和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