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Ogasawara Islands小笠原群岛
摘要: 遗产名称:小笠原群岛(Ogasawara Islands)入选时间:2011年遴选依据:自然遗产(ix)地理位置:N27 43 06 E142 05 59遗产面积:79.39平方千米遗产编号:1362遗产描述小笠原群岛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一个群岛,位于太平洋西部日本与菲律宾海之间,伊豆诸岛南偏东约600公里处东京以南1,200多公里,属第三纪火山岛。201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x),小笠原 ...
遗产名称:小笠原群岛(Ogasawara Islands)
入选时间:2011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ix)
地理位置:N27 43 06 E142 05 59
遗产面积:79.39平方千米
遗产编号:1362
遗产描述
小笠原群岛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一个群岛,位于太平洋西部日本与菲律宾海之间,伊豆诸岛南偏东约600公里处东京以南1,200多公里,属第三纪火山岛。
201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x),小笠原群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x):该遗产的生态系统反映了一系列进化过程,其丰富的东南亚和东北亚植物物种组合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这些进化过程,在选定的分类群中也有非常高的地方性物种百分比。在植物区系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活跃的、正在进行的物种形成中心。
小笠原群岛为进化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在陆生蜗牛动物群的进化中,小笠原群岛的适应性辐射是重要的持续生态过程,在其特有的植物物种中也是如此。在群岛的不同岛屿之间,有时在不同岛屿内部的精细尺度适应性辐射的例子对研究和了解物种形成和生态多样化至关重要。蜗牛等物种相对较低的灭绝率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点。
小笠原群岛特有现象的集中和适应性辐射程度的明显结合,使其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说明了进化过程。考虑到它们的小面积,小笠原群岛在陆螺和维管植物方面表现出异常高的地方性。
委员会评价
小笠原群岛(Ogasawara Islands,日本)由三组共30多座岛屿组成,覆盖面积7393公顷。岛屿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是一种属于极危物种的蝙蝠——小笠原大蝙蝠(Bonin Flying Fox),以及195种濒危鸟类等大量动物栖息的家园。在这些岛屿上已发现并记录了441种当地特有的植物类群,在其周边水域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鱼类、鲸目动物和珊瑚。小笠原群岛的生态系统体现了一系列的生物进化过程,主要表现在这里不仅有着来自东南亚地区与西北亚地区的植物物种,同时还生长着大量当地特有物种。
遗产介绍
小笠原群岛是远古时代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少平地而多海岸悬崖,有着丰富的当地特有物种。
小笠原群岛属海洋性亚热带气候,气温变化较小。年降雨量1600毫米,一年当中都难以见到霜雪。
小笠原群岛由3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著名的有小笠原岛、父岛、母岛和硫磺岛等。由北而南,分婿岛列岛:婿岛、嫁岛、媒岛、北之岛;父岛列岛:父岛、兄岛、弟岛;母岛列岛:母岛、姊岛、妹岛西之岛,总面积79.39平方千米。其中父岛列岛的中心岛——父岛,是被高耸的海蚀崖所包围的风景秀丽的岛屿,位于东京市中心以南1000公里的洋面上,面积约24平方千米,是从东京到小笠原诸岛的门户。
小笠原群岛最高点海拔463米。岛屿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是一种属于濒危物种的蝙蝠——小笠原巨型蝙蝠,以及195种濒危鸟类等大量动物栖息的家园。在这些岛屿上已发现并记录了441种当地特有的植物类群,在其周边水域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鱼类、鲸目动物和珊瑚。小笠原群岛的生态系统体现了一系列的生物进化过程,主要表现在这里不仅有着来自东南亚地区与西北亚地区的植物物种,同时还生长着大量当地特有物种。
小笠原群岛-亚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得益于小笠原群岛千年来的独立演化过程,小笠原群岛被称为亚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南美大陆以西1000公里的太平洋面上。群岛的特殊自然环境,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群岛上存有其他地区罕见的多种动物。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35年曾到那里考察,促使他后来提出著名的生物进化论。
在这里,游客可以和导游一起来趟森林徒步,观赏这里独立演化的诸多稀有动植物。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即表示官方认定小笠原群岛对地球非常重要。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小笠原群岛列入世界遗产时称赞了岛上稀有动植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