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章丘大康遗址

摘要: 大康遗址位于章丘区相公街道办事处大康村。遗址地势平坦,东巴漏河从遗址西侧绕过,是章丘境内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2001年9月,因当地群众施工取土暴露部分遗物,章丘市博物馆对其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主要发现龙山文化遗址,兼有岳石文化和商周时期遗存。此次发掘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和墓葬,出土有陶器和石器。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 ...






大康遗址位于章丘区相公街道办事处大康村。遗址地势平坦,东巴漏河从遗址西侧绕过,是章丘境内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2001年9月,因当地群众施工取土暴露部分遗物,章丘市博物馆对其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主要发现龙山文化遗址,兼有岳石文化和商周时期遗存。
此次发掘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和墓葬,出土有陶器和石器。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陶色有黑、灰、红褐色等,器型有罐、壶、杯、白陶鬶、豆、瓮、纺轮、陶拍和陶饼。石器有石斧和砺石。

龙山文化白陶鬶(章丘区博物馆藏)

尤为重要的是发现了蛋壳黑陶杯。蛋壳黑陶杯是山东龙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造型轻巧空灵、胎薄如纸、坚硬如瓷,通体乌黑光亮、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上世纪30年代在城子崖遗址发掘中发现,之后在日照两城遗址、潍坊姚官庄遗址、章丘焦家遗址等都曾发现蛋壳黑陶的残片或相对完整的蛋壳黑陶杯,特别是几件完整复原的蛋壳黑陶杯,在蛋壳黑陶的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大康遗址发现的4件蛋壳黑陶杯,3件出土于灰坑内、1件出土于墓葬中,均为通体磨光。其中,2件为觚形,一残一完整,形制相似,侈口,圆唇,腹部饰弦纹,平底;1件为筒形柄,喇叭形座,浅盘形口有残,柄部饰弦纹及长条形镂孔;1件为高柄,浅盘形口残缺,喇叭形座,柄部饰有弦纹,进一步说明当时章丘境内的龙山文化先民普遍掌握了高水平的制陶技术。

龙山文化高足黑陶杯(章丘区博物馆藏) 

龙山文化黑陶豆(章丘区博物馆藏) 

龙山文化黑陶罐(章丘区博物馆藏) 

龙山文化黑陶壶(章丘区博物馆藏) 

大康遗址也是一处以典型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为主要内涵的遗址,其发现增加了该类型遗址的数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章丘乃至济南地区古文化发展序列。

参考文献:

①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大康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5年第1期,第23-26、86页。

②崔大庸、王铁军:《大康遗址》,《济南通史:文物考古与山水园林卷》,人民出版社,第257-258页。

③何德亮:《山东龙山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1996年第4期,第63-76页。

④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3年第7期,第347-350页。

文稿:刘丽丽
复审:柴  懿
终审:郭俊峰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考古让济南更加厚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