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Thungyai-Huai Kha Khaeng Wildlife Sanctuaries

摘要: 遗产名称: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 英文名称:Thungyai-Huai Kha Khaeng Wildlife Sanctuaries 入选时间:1991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vii)(ix)(x) 地理位置:N15 19 59.988 E98 55 0.012 遗产编号:591 遗产描述: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建于1974,位于泰国西部的乌太他尼、达府、北碧各府,泰缅边境旁,延伸60多万公顷,是泰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
遗产名称: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
英文名称:Thungyai-Huai Kha Khaeng Wildlife Sanctuaries
入选时间:1991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vii)(ix)(x)
地理位置:N15 19 59.988 E98 55 0.012
遗产编号:591

遗产描述: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建于1974,位于泰国西部的乌太他尼、达府、北碧各府,泰缅边境旁,延伸60多万公顷,是泰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在泰缅边界上绵延60多万公顷,是保存相对完整,包括东南亚大陆几乎所有森林类型的保护区。它是各种不同种类动物的家园,保护区内栖居着本地区77%的大型哺乳动物(特别是大象和老虎),50%的大型鸟类和33%的陆地脊椎动物。 

遗产简介:童·艾·纳雷松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泰国西部泰缅边境旁的乌太他尼、达府、北碧各府,是泰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通艾、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是相对保存完整的,包括东南亚几乎所有森林类型的保护区。
童·艾·纳雷松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达32万公顷,是泰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童·艾·纳雷松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海拔250米到1811米之间,属多山地形,保护区内有几座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海拔在1100米的山峰则很常见。保护区的中部有一片辽阔的草原,童·艾·纳雷松野生动物保护区因此而得名(“童·艾”在泰语中意为“广阔的草地”)。保护区的气候介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之间,每年4月到5月气候干燥,从6月到10月气候潮湿闷热。该地西部年均降水量为2000到2400毫米,而东部年降水量只有1600到2000毫米。保护区内年平均温为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 
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内的主要植被为高山常绿林木(面积54900公顷)、旱地常绿林木(面积112900公顷)、混合落叶林(164100公顷)、龙脑香科树木(3600公顷)、热带稀树大草原(9900公顷)以及面积为3900公顷的草原和15400公顷的农田。高山常绿林木生长在保护区内地势最高的地方,旱地常绿林分布在海拔600米左右。旱地常绿林较高山常绿林木生长得更为高大繁茂,而且分带现象更为明显。在海拔更低的地方主要分布着落叶林和竹叶林,而在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着龙脑香科树木,值得一提的是,龙脑香科树是东南亚一带独有的树种。热带稀树大草原和草原植被种类非常接近,而且它们的分布范围也很广泛。热带稀树大草原包含17种树,其中以榄仁树及黄檀树居多。生长在这里的麻栗树,有的高达50米,是热带特有的优质木材,质地非常坚硬,既耐酸又能抗病虫害。像河边这样特别潮湿的地方生长着一些热带室内观赏植物,这些郁郁葱葱的植物要比保护区内的其它植物生长得更为繁茂苍翠。在热带观赏植物的枝干上常常会附有一些蔓藤植物、攀援植物、真菌等。
目前尚未对童·艾·纳雷松野生生物保护区的动物进行完整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保护区内的动物品种、数量之多是泰国少有的。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如老虎、美洲虎、美洲豹、亚洲象、貘、苏门答腊犀牛、印度犀牛、羚羊、梅花鹿等。1985年,曾有人发现一群约50头的印度野牛,这是迄今为止在泰国发现的最大的印度野牛群。保护区内还有瓜哇犀牛和野水牛。另有报道说,保护区内还曾经发现了瓜哇犀牛,而且有人曾在1988年拍摄下爪哇犀牛的足迹。通艾、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是相对保存完整的,包括东南亚几乎所有森林类型的保护区。此保护区是各种不同种类动物的家园,保护区内的动物品种、数量之多是泰国少有的,包括77%的大型哺乳动物,尤其是大象和老虎,50%的大型鸟类和33%的陆地脊椎动物。保护区内出名的鸟类主要有生有白色翅膀的森林野鸭、缅甸孔雀,以及当地绿孔雀。据198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通艾-会卡肯野生生物保护区内共有120种哺乳动物,400种鸟,96种爬行动物,43种两栖动物,以及113种淡水鱼类。其中有34种属于濒危物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