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sca and Pampas de Jumana
摘要: 遗产名称: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英文名称: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sca and Pampas de Jumana入选时间:1994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i)(iv)地理位置:S14 43 32.988 W75 8 54.996遗产面积:753.58平方千米遗产编号:700遗产描述: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位于秘鲁西南部的伊卡大区,被称为“人类第八大奇迹”。如果说4,南美洲是个用谜铺成的大陆,那 ...
遗产名称: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英文名称: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sca and Pampas de Jumana
入选时间:1994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i)(iv)
地理位置:S14 43 32.988 W75 8 54.996
遗产面积:753.58平方千米
遗产编号:700
遗产描述: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位于秘鲁西南部的伊卡大区,被称为“人类第八大奇迹”。如果说4,南美洲是个用谜铺成的大陆,那么纳斯卡地画也许就是其中最难解的谜团之一。在这片干涸、荒凉的不毛之地上,分布着一些卵石和碎石块堆成的长垄。这些石头垄堆有的是长长的一条直线,有的却莫名其妙地拐了弯。纳斯卡地画是一次为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时,用飞机进行勘测,从空中俯看地面偶然发现的,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人们蓦然发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只能从三百米以上的高空中才能观赏的平面艺术作品,原来千百年来就存在于这片荒凉而贫瘠的高原台地之上。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占地约450平方公里,是在黑褐色地表石头上,向下刻凿10公分,使之露出黄白色的沙土形成浅浅的沟槽,以组成图形,颇似单线勾勒的白描画。地画之所以历经几百年而没有被风沙侵蚀掉,是由于在地画图形上,堆砌了起阻碍激烈的温差与风蚀作用的小石块。人们已在纳斯卡高原上辨认出了数百个形状各异的巨大图形,有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长方形、方格,平行或交叉的线条,以及种种莫名其妙的奇异图形。其中有的笔直的平行线很像飞机的跑道,有的是交叉线、锯齿线、回旋纹等,还有众多的飞禽走兽、鸟类动物和植物的图形。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i)(iii)(iv),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会议报告。
遴选依据标准(i):纳斯卡线条和地刻构成了安第斯文化的独特和壮丽的艺术成就,在其延伸、范围和多样性以及在史前世界任何地方的长期存在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纳斯卡和朱马纳大草原在利马以南约400公里,位于秘鲁海岸的干旱草原上,占地约450平方公里。这些线条图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就其数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它们是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有些线条图描述了活着的动物、植物,想像的形象,还有数公里长的几何图形。这些物品被认为是用于与天文学有关的宗教仪式。
遗产介绍:
纳斯卡线条图约大约刻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在辽阔的荒漠上,有人用网状线条蚀刻出巨形飞禽走兽的图案。纳斯卡线条图是一种巨形的,镂刻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荒漠中的一些奇怪的超大图形。有直线形、几何图形,还有飞禽走兽等各种各样的图形。
奇形怪状的线条图形
在地面上,它们似乎像在暗红色的砂砾上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只有从高空往下观望时,这些线条才能呈现各种兽类的巨大图形。例如:一只50米的大蜘蛛;一只巨大的秃鹰,其翼展竟达120米;一条蜥蜴有180米那么长;而一只猴子则有100米高。这些迷宫般的图案占地500平方公里,它们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石块,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创造出来的。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几乎每一幅都称得上既规模宏大又精致严谨,而且全都是使用难度极大的“一笔画”的方法制作出来。一根连绵不断的线条,小心翼翼地描绘出一个个精确的轮廓。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那些动物图形,其中鸟类图形共有18个,著名的蜂鸟图长达50米,其形态与出土的古代纳斯卡陶器上的蜂鸟图非常相似,可见蜂鸟是古代纳斯卡居民特别喜爱的艺术主题之一。究竟是谁创造了纳斯卡地画、它们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神秘线条背后意味着什么,无人揭晓,因此纳斯卡和胡马纳大草原的巨画被列入十大迷团之一。
体现印第安文化的建筑遗迹
纳斯卡山谷这块辽阔的考古沃土,还孕育了一座座卡瓦奇锥形塔。那里众多的土砖建筑和昆切(用木条,藤,竹等捆绑在一起,外面涂盖泥土的建筑)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有几幢建筑物运河不一般,它们也许是公众聚会进行祭奠活动的场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寺庙。
这是一座有石阶的塔状寺庙,建造在一个斜坡上,随坡度逐渐增高到20米。庙前及最高处,都有长方形土砖砌成的墙。寺庙底基周围有用土块砌的房间,还有一些广场,其中最大的有45×75米。在纳斯卡文化早期(从公元100—800年间),教士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那里的宗教活动却鲜为人知。不过,后人能从那里的陶器以及纺织品上的动物图案推断出几种当时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如:猫科动物。另外,那里还埋着不同时期的一些墓穴,从有些寞穴中,人们还挖掘出一些当时的纳斯上学人所使用过的陶器和吃过的食物。
在秘鲁许多博物馆里存放着许多展现纳斯卡各个时期的文化的陶制品,其中最出名的是存放在利马的一件精品。早期的陶壶以其现实主义手法之描绘为特点,壶上用多种色彩画出各种飞禽走兽(秃鹰、美洲驼、蜂鸟等动物)以及庄稼(玉米、辣椒、利马豆等)。后期的图案就更抽象了,而陶壶本身则更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