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百泉(含百泉及苏门山附近碑铭和建筑物)
摘要: 百泉(含百泉及苏门山附近碑铭和建筑物).元、明.辉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泉(含百泉及苏门山附近碑铭和建筑物).元、明.辉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泉及苏门山附近碑铭和建筑物
百泉概述
百泉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区西北2.5千米苏门山南麓,因泉眼众多而得名。这里山青水秀,风光宜人,是豫北一带最富盛名的自然、文化遗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泉湖水常年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毛发可鉴。泉水自湖底石隙喷涌而出,累累不绝似串串珍珠,阳光照射,颗颗金光闪耀,如金似玉,故又有“涌金泉”、“珍珠泉”之称。
碑铭
百泉及苏门山附近有大量碑铭,这些碑刻内容极为丰富,有对古代建筑的赞美,有对百泉山水的歌颂,也有表达个人心绪、抒发人生感慨的。从形式上看,有字有画也有石雕,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百泉碑廊全国闻名,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商品赛会上,百泉碑廊的碑帖墨拓还曾引起轰动。这里汇集了历代名人如苏轼、崔白、岳飞、唐寅(唐伯虎)、郑燮(郑板桥)、赵孟頫、董其昌等许多人留下的墨宝。
苏轼《苏门山涌金亭碑》: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在共城柳县令的导游下,登上苏门山,游览了百泉湖,并在卫源庙前的百泉亭(今灵源亭)下,题写了“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
岳飞《尽忠报国碑》:民族英雄岳飞在苏门山一带安营扎寨抗击金兵时,题写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幅四碑屏镶嵌在墙壁上,笔力刚劲,字里行间显现出不屈的铮铮铁骨。
崔白《布袋和尚真仪图碑》:北宋崔白绘《布袋和尚真仪图碑》,其上的文字也是苏轼书写的。
建筑物
百泉湖畔遍布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寺祠院殿,这些古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清晖阁:始建于元朝,原是元朝郭子忠的花园,阁周古柏环绕,绿柳婆娑。
涌金亭:亭中嵌有碑刻五十余块,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佑年间游览于此,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
湖心亭:1928年由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所建,亭中高高矗立的“人民百泉”碑,镂刻着百泉饱经沧桑的履历。
碑廊:位于苏门山麓,汇集了大量的碑刻,是书法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悠久历史的遗存和厚重文化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