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付庄遗址

摘要: 付庄遗址.新石器时代.郾城县.古文化遗址.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付庄遗址.新石器时代.郾城县.古文化遗址.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姬石镇付庄村东北约200米处的土岗上,是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聚落遗址,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
付庄遗址相传是春秋时期蔡侯和邓侯会盟的地方,因此被称为“会成台”或“桧圣台”。此外,根据史料推测,这里可能是古代郾子国的故地。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及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考古发现
付庄遗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5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出周围地面约3米。遗址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包括石镞、石刀、石锛、石斧、石铲、石钻头等石器,以及骨鱼钩、蚌镰和陶纺轮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泥质红陶、黑陶及夹砂灰陶,饰有绳纹、蓝纹和方格纹,器形包括钵、豆、盆、瓮、罐、壶等。
2008年秋,京港澳高速公路加宽施工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的占压区进行了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东壕有12层,深3.5米,壕内堆积主要为灰黑色淤土,内含烧土颗粒、陶片和螺壳。这些发现表明,付庄遗址是极为罕见的环壕聚落,也是典型的堌堆聚落,其历史已长达5000年。
研究价值
付庄遗址是龙山文化遗存较为丰富的地方,对研究龙山文化及向夏文化的过渡具有一定的价值。遗址中的文化层堆积深厚,反映了先民长期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历史。通过对遗址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该阶段文化的地域特征及文化交流等诸多学术问题。
此外,付庄遗址的考古发现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和陶器,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物质文化。
保护情况
付庄遗址于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为桧圣台寺东150米、西160米、南110米、北190米。同时,有关部门还专门划定建设控制带,自保护范围沿线再向西、向南、向北各扩100米,向东则延伸到高速公路边缘。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