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杨河古墓
摘要: 杨河古墓.战国.淅川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河古墓.战国.淅川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河古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香花镇东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9′05″,北纬32°41′45″,地处南阳盆地的西南缘,丹江口水库的东岸。杨河古墓所在的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陕西、湖北两省交界,属秦岭山系东南余脉的延伸地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为丹江口水库区,构造盆地地貌。丹、淅、淇、滔四条河流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北可直入关中,东可联系南阳盆地的中心南阳市,南可顺汉水支流至今湖北老河口、襄樊等市,进而到达长江。
历史背景
杨河古墓群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至汉代时期。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经过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同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杨河组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自2008年10月9日开始,至2008年12月15日结束,随后进入室内整理阶段,从发掘开始到报告编写完成共历时六月余。
考古发现
在杨河组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共清理了18座墓葬。这些墓葬的设置统一坐标基点,并根据墓葬分布位置将发掘区域分为4区。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石棺墓、竖穴偏室墓和竖穴洞室墓等多种类型。墓葬的葬俗和葬式体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大多为单人一次葬,随葬器物包括铜镜、牌饰、耳环等佩饰,以及马具、带具、箭箙等。部分墓葬出土有“开元通宝”钱币,为墓葬年代的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化意义
杨河古墓群的发掘对于研究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文化、社会结构和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墓葬的类型和年代信息为构建区域考古文化序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