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下寺古墓群
摘要: 下寺古墓群.东周.淅川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寺古墓群.东周.淅川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寺楚墓,春秋中晚期楚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淅川城南的下寺龙山上。1978—1979年发掘大中型墓9座、小型墓15座、车马坑5座。墓分成3组依南北排列,均为长方形土坑墓,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大中型墓的葬具为一椁两棺,随葬大量青铜器、玉石器和海贝等。青铜器有礼器鼎、鬲、壶、簋、簠、豆、(浴)缶、盘、匜、敦、禁,乐器甬钟、编钟,兵器戟、戈、矛以及车马器等。M2出土列鼎7件、“王孙诰甬钟”一套26件,M1出土编钟和石编磬、石排箫,M10出土编镈两套。铜器上往往有铭文,可据以考证墓主的姓名和身份、辈分。大墓附近的车马坑埋6车19马或3车10马不等。居中的M2、M1、M3为一夫两妻异穴并列合葬墓,其两侧15座小墓内多数无葬具、无随葬品,应是大墓的殉葬墓。 [1]
中文名:下寺楚墓
地理位置:河南淅川城南的下寺龙山
所处时代:春秋中晚期
下寺古墓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下寺东沟村龙山附近,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墓地。1977年至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了24座春秋时期楚国墓葬,共出土各类文物8000余件。
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下寺古墓群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阳镇,春秋时楚国的始都丹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墓地座东朝西,位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岗丘上,西北依山丘,北面与和尚岭楚墓群为邻,其余部分环水。
考古发现和重要文物
下寺古墓群中发掘了25座墓葬和5座车马坑,其中贵族墓有9座,陪葬有成套的青铜礼器和玉石等饰物。特别是2号墓,出土了平底鼎上的铭文“王子午择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专家判断该墓主为楚共王和楚康王时期的令尹子庚(名午,亦称公子午、王子午)。其他重要文物包括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和王孙诰编钟等,均为中国一级文物。
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下寺古墓群对研究楚都丹阳、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楚国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当时的礼乐制度以及古文字书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墓群中的青铜器、玉石器和海贝等随葬品不仅展示了楚国的物质文化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礼仪制度。
参考资料
1下寺楚墓.大辞海 [引用日期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