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濮阳基督教学(含华美中学旧址)

摘要: 濮阳基督教学(含华美中学旧址).1920—1924年.濮阳.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濮阳基督教学(含华美中学旧址).1920—1924年.濮阳.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美中学校旧址,位于濮阳县城东关街路南,与路北耶稣教堂(今属濮阳县三中)相对,今为濮阳县实验中学。
起源
该校原由基督教美国传教士潘力克提出,经濮阳县知事周祖训允许,报送当时河北省教育厅备案后,由华洋义赈会和美国门诺派教会赞助,购地二十余亩,于1922年破土动工,历时二年,建有教学大楼、宿舍、伙房、操场、大门、围墙等。
简介
教学楼为四层六角大楼,面圆背呈扇式,蓝砖白灰,圆顶玻璃窗,楼上刻“1924”。进入楼堂,周有七门,有甬道可通东西两座教室或办公室。另有环形木梯,可攀楼顶。此楼为中西相结合的建筑物,整个校院建设宽大,布局合理,为当时诸校之冠。
1924年,华美中学招收第一批学生,学年为六年完全中学,校长先后由美国牧师潘力克和中国留美学生刘中孚担任。嗣后历年都收新生。学生来源除本县外,还有清丰、南乐、东明、长垣、滑县、内黄及新乡、焦作等地青年。课程设置有英语、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至1946年与冀鲁豫边区第五中学合并为止,前后办学22年,前后招生初中班20多班,高中10余班,学生约有1500多名。
作用
这所学校原为美国教会所办,其目的是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但在客观上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不少人走向社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事业的骨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 [1]


参考资料
1华美中学.濮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引用日期2014-12-25]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濮阳基督教学(含华美中学旧址)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