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静应庙

摘要: 静应庙.元至清.沁阳.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静应庙.元至清.沁阳.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静应庙
铁瓦静应庙
  静应庙:位于沁阳市神农山,东依紫金山麓,西临仙神河,南瞰山口“八一水库”,后望沐涧山大仙掌;始建于魏晋时期,唐代重建,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静应庙是为礼奉紫虚元君魏华存而建。
  静应庙原名紫虚元君宫,唐朝李世民整建,后经过历代增修扩建,宋朝徽宗时期,因多地连年大旱,怀川当地县令带人到紫虚元君宫祈雨灵应,遂遣派使者牛正宗加急上奏天子,宋徽宗收到消息后,于是下令举行祭天祈雨,果然降雨;于是重修庙院,并赐匾静应庙,另封祈雨使者牛正宗为速报司神,设庙祭祀。
  又因怀川当地民间信仰供奉,相比静应庙和紫虚元君宫,当地人更喜欢称呼紫虚元君为二仙奶奶,称静应庙为二仙庙。
中文名:静应庙
别    名:二仙庙、紫虚元君宫
重建时间:唐代
静应庙,当地俗称二仙庙,供奉道教上清派祖师紫虚元君魏华存,因民间信仰称二仙奶奶,俗称二仙庙,地处仙神河谷东岸台地,大庙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东依紫金山麓,西临仙神河,南瞰山口“八一水库”,后望沐涧山大仙掌。静应庙座北面南,平面趋势略近似长方形,有弧拱,如神龙摆尾;建筑基本为对称布局,四周原有墙垣。按记载,静应庙通阔百米余,进深一千五百多米,现存尚有部分原有墙垣基础,复建后庙院通阔为38米,进深288米。庙前约30米为“灵枋”,今存基石与夹杆石,基石雕长方须弥座,夹杆石为伏龙盘鼓,雕刻细腻,技艺精湛。山门名曰“端门”,为过庭式。过端门进入庙中,中有石铺甬道,在近百米的甬道上原有三道门,现存基础。
由南向北依次为朝阳门、仪门、正阳门。两侧厢房,分别供奉各路真君全神。过正阳门两侧为东、西九间阁,向北30米左右为紫虚元君大殿紫虚宫及前卷棚,大殿后为飞来石,上有梳妆台;东九间阁供奉抬护鸾架功臣,西九间阁为两层,一层供奉十二金龙老母;二层为藏经阁,因历史原因,大量典籍遗失,无有遗留。仅复建包括大殿、东西九间阁、钟鼓楼等在内的部分建筑,尚有大量建筑遗址,如瑶池圣阁、九皇殿、包公殿、太乙殿、救苦殿、甬道东西厢房各路真君殿,以及厨房、斋堂、寮房、祭殿、和后山门外的后花园、山庄园林等。

参考资料
1沁阳文化资源介绍之二(旅游文化资源).沁阳市人民政府.2009-12-24 [引用日期2015-04-7]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静应庙,沁阳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