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襄城县城墙
摘要: 襄城县城墙.明.襄城.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县城墙.明.襄城.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城墙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城墙,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西南北汝河畔,始建于公元前540年。 [1]
襄城城墙长2297米、高6.8米、上宽8米、下宽15米,基座高1米,多为明代重修,城墙外部根基用长条形红石垒砌,整个城墙是用黄土夯制而成,城墙里面部分地段用青砖覆面,但大部分是用黄土夯成。西城门为砖砌成,城墙高12米,门高6.5米,宽5米,上部为砖券拱形瓮城呈半圆形,长96米,保存完整,曾被入选为“万里长城著名关隘香港回归纪念封”。 [1-3]
2013年3月5日,襄城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5]
中文名:襄城城墙
地理位置: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西南北汝河畔
所处时代:明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现存襄城城墙长2297米、高6.8米、上宽8米、下宽15米,基座高1米,多为明代重修,城墙外部根基用长条形红石垒砌,整个城墙是用黄土夯制而成,城墙里面部分地段用青砖覆面,但大部分是用黄土夯成。 [1-2]
主要建筑
西城门
西城门为砖砌成,城墙高12米,门高6.5米,宽5米,上部为砖券拱形。 [1]
瓮城
瓮城呈半圆形,长96米,瓮城设一城门。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迷惑敌人,诱敌深入,带敌人进入瓮城,关闭城门,从而一举歼灭。二是因文庙在县城墙西南,待建一门直通汝河水道,既方便取水,又可聚纳秀气。瓮城的城门朝向西南方,据说是古人为迎风水,特意这样建造的。 [1]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据《晋书》记载:西晋末年,社会军队围攻襄城数月,城中人困马乏,粮尽草绝。危难之际,年仅十三岁的县城太守荀崧的小女儿,灌,为救其父和全程的百姓,夜间率领数十人,逾城突围而出,贼兵穷追不舍,灌督历将士边战边往前冲,直到鲁阳山方才摆脱敌兵追杀,后来搬回了援军,大破敌兵。从而成就了荀灌娘这个威风凛凛的少年女英雄的千古盛名。 [1]
文物价值
由于现存瓮城保存完整,曾被入选为“万里长城著名关隘香港回归纪念封”。“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纪念封”组委员会征集制作部主任赵爱民先生经查阅史料和实地考查后认为襄城古城墙保存完好,其瓮城完好程度在全国已不多见,其文物价值不低于郑韩故城,保护好古城墙及瓮城对研究历史上城防建设以及对外防御入侵都提供了一定的实物鉴证。 [1]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襄城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5]
参考资料
1襄城城墙.襄城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3-12-30]
2古城墙.襄城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3-12-30]
3河南襄城:沧桑往事说不尽 历尽风雨古城墙.襄城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3-12-30]
4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3-12-30]
5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