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浚县城墙(含文庙、文治阁、云溪桥)

摘要: 浚县城墙(含文庙、文治阁、云溪桥).明至清.浚县.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城墙(含文庙、文治阁、云溪桥).明至清.浚县.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文治阁始建于明代。 [1]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包括沿卫河古城墙、姑山古城墙遗迹和文治阁。沿卫河古城墙南起古城西门,北止西北角转弯处。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姑山古城墙遗迹东西长200米,高3.5米,仅存夯土。文治阁为清代楼阁式高台建筑,通高约20米,由台基和阁两部分组成。浚县古城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筑城技术,对于研究卫运河的历史变迁也具有意义。文治阁是浚县历史的见证,其独特形制也反映了明清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 [1] [4]
   2013年3月5日,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5]
中文名: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地理位置: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所处时代:明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浚县城墙始建。文治阁始建于明代。 [1]
   明万历三十年(1615年),移钟于文治阁上,又称钟鼓楼。 [3]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钟鼓楼重修,改名“文治阁”,取“以文为治”意。 [3]
   抗日战争时期,浚县古城墙遭到严重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也逐渐拆除。 [4]
建筑格局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包括沿卫河古城墙、姑山古城墙遗迹和文治阁。 [1]
主要建筑
沿卫河古城墙
   沿卫河古城墙位于浚县县城西,南起古城西门,北止西北角转弯处。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铺砌青石,上部砌砖,内为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城墙的南北两侧,有券形顶城门两个,北部的为水驿门,南部的为允淑门。 [1] [4]
   允淑门高不到5米,宽约5.5米。门的左侧墙壁上,嵌写着“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修允淑门”的石碑一块。 [4]
姑山古城墙
   姑山古城墙位于姑山南侧,遗迹东西长200米,高3.5米,已经没有了青石和砖,仅存夯土。 [1] [4]
文治阁
   文治阁位于浚县县城中心,现存建筑为清代楼阁式高台建筑,通高约20米,由台基和阁两部分组成。台基的平面为方形,每面宽约12米,四面中部开四道拱形券孔,东西南北相对通行。台上建两层的四角重檐攒尖顶方阁,面阔三间,下层四面开门,平台四周回廊围绕。屋顶覆黄绿琉璃瓦,上层为方形攒尖顶,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栱,各间施平身科斗栱一攒。 [1] [4]
文物遗存
   文治阁的拱形券孔上方,有清代书法家赵素庐和张哲留下的笔迹,东边的“丹流东壁”和西边的“碧泻西山”为赵素庐所书,南边的“清环黎山”和北边的“黛护伾岚”为张哲所书。 [4]
历史文化
文治阁题额含义
   丹流东壁:站在文治阁东望,一是能看到北去的大河,二是能看到大伾山,大伾山孤峰独立苍翠。丹流东壁形容流动着红色,色彩飞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明代何景明 《画鹤赋》:“徒流丹而暎绿,俱含意而论形。” 此处的“东壁”指的应是大伾山崖。
清环黎水:黎水借指浚县,又是说的卫水。古浚县城于浮丘山西南引卫水,绕城挖护城河,至城西北还与卫河。护城河长八里,宽二丈,深及卫水。城门外各建一石桥,桥头各建一石坊。清清卫河之水环绕着古城。
   碧泻西山:西边的太行山中,淇河碧水自山中倾泻而出,东来入卫,然后北流。
   黛护伾岚:黛是女子眉毛的代称,皆知美女。这里应是借指浮丘山上的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美女神仙护佑着大伾山岚,大伾山岚也是借指,指的是浚县儿女。 [6]
文物价值
   浚县古城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筑城技术,对于研究卫运河的历史变迁也具有意义。文治阁是浚县历史的见证,其独特形制也反映了明清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 [1]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5]

参考资料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引用日期2023-08-28]
2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3文治阁.浚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4-07-29]
4古城墙和文治阁:见证浚县六百多年沧桑巨变.鹤壁日报 [引用日期2024-07-29]
5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4-07-29]
6浚县古城门、城楼、文治阁上的题额都是什么意思?.看鹤壁 [引用日期2024-07-29]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浚县城墙(含文庙、文治阁、云溪桥),浚县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