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陈氏将军祠
摘要: 陈氏将军祠.清.固始.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将军祠.清.固始.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将军祠
河南省固始县陈集镇境内景点
陈氏将军祠,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 为唐代平扶”啸乱”,安定东壳边陲,创建漳州,”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祖祠。将军祠由陈元光之孙陈钸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修缮,现存为清代建筑。陈氏将军祠面向清光峰,占地5081平方米,原房近百间,现有房间31间,房屋面积740平方米。
陈氏将军祠距离固始县城25公里,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AAA级景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宗亲前往此地寻根问祖。
简介
将军祠面向清光峰,占地5081平方米,原房近百间,现有房间31间,房屋面积740平方米。门前一泓碧水称”月牙塘”,建筑总体为四合大院,分门楼,左右耳放\房,后堂,左右厢房,配房。整一个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石基,石柱,青转灰瓦,堂室含廊,木框架结构。 将军饲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主体建筑突出,结构完整,注重细节,室内外均为石竹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
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陈氏将军饲”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祠历史
今固始县陈集乡陈氏将军祠,实际上是1987年将原清代富商王天义建山陕会馆(俗称山西会馆)和其中的王氏祠堂改造成为陈氏将军祠。 [2]
《光前裕后将军祠》一文以及新编《固始县志》详细记述了将军祠、云霄庙的诞生经过: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山西富商王天义买下此地,建设为“山西会馆”。“文革”期间,会馆建筑又遭破坏。1987年固始县与福建省云霄县结为友好县前后,当地乡政府和群众曾数次集资筹建陈氏将军祠。县财政也先后投入修资金数十万元。2004年,在省政协陈义初副主席的直接关怀下,省财政拨专款30万元用于修缮,使将军祠焕发了新颜。与此相关的大山奶奶庙,县林业局系统干部职工筹资近500万元,于2003年也进行了重建,更名云霄庙。陈元光祖祠现存房屋31间,建筑面积740平方米,构型为四合大院,分门楼、正堂、配祀、左右厢房及耳房。整个建筑为……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87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固始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史志记载
从古到今、从中央到河南地方,《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汝宁府志》,包括《固始县志》古籍等固始县文献典籍,历代各级河南地方文献均没有所谓的“固始县陈氏将军祠”记载。 [2]
唐初,泉州、潮州间“蛮獠啸乱”不服朝廷管束。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高宗皇帝诏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为岭南行政总管,率兵3600名,将士123名,共四十五姓。此首批部众自中原出发,沿大运河南下,经浙江自浦城入闽境,顺闽江而下,直抵闽粤之交。嗣因遇阻请援。次年朝廷续派陈政二兄(中郎将敏、右郎将敷)率大军增援,二人于增援途中病殂。其母魏敬率众长征南下与季子陈政会师,张于进入云霄营地。陈元光就是这次随祖母入闽的。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他自幼学文习武,聪颖过人,领乡荐第一。为平息“蛮獠啸乱”,少年陈元光随父开始了他戎马生涯。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父卒后,陈元光代父领兵,从九龙山打到潮州,经过大小百余次战事,他便屯垦建宅“发展农桑、水利和教育事业”。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批准陈元光建议,在闽南设漳州,并委任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漳州文明从此开始。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十月初五,陈元光将军于出巡途中闻警,率轻骑讨之,争战中为贼将所刃,以身殉职,葬于云霄之大峙源。
陈氏将军祠,由陈元光孙陈丰建于唐元宝年间,占地5081平方米,原房近百间,现有房屋31间,房屋面积740平方米。将军祠面向浮光峰,门前一泓碧水,总体为四合大院,分前庭、后殿、东西耳室、左右配殿。整个建筑为石基、石柱、青砖灰瓦、正殿、耳房、配殿含廊,由石阶、石柱组成。石狮、石象立托。狮象背上有浮雕花纹,柱脚为方型,雕古人像名花,基石与楹柱浑然一体。正殿、东西耳室、东西配殿均是斗子梁、方石立柱、朱漆木花格门窗,整个建筑显示出军帐式的雄伟,将军武卫的威严。1987年、1994年县、乡政府先后投资28万元,对将军祠进行修缮,整个建筑现保存良好。
参考资料
1陈氏将军祠.百度地图 [引用日期2022-03-12]
2潢川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潢川年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8月.476-4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