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皇陵南兆域
摘要: 皇陵南兆域.东汉.洛阳市洛龙区高龙镇、大口乡、寇店镇、庞村镇.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陵南兆域.东汉.洛阳市洛龙区高龙镇、大口乡、寇店镇、庞村镇.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陵南兆域位于东汉洛阳城南、伊河南岸、万安山北麓的台地上,主要分布在今洛阳市洛龙区寇店镇至高龙镇一带。据史料记载,这里有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
2008年全面调查勘探发现164座东汉墓和41座墓冢封土,可划分为核心区和西侧、东北、东南等陪葬墓区。在帝陵核心区勘探发现特大型封土墓7座,加上白草坡大墓共8座。如姬家桥M1038封土直径130米;李家村东M1048封土直径154米等。在帝陵核心区东北方向的高龙镇阎楼村西等区域,发现一座帝陵陪葬墓园遗址。陵园南北长455米,东西宽340米,内有7座大中型封土墓,封土直径约为28-65米,其中的M1108封土直径达68米。
皇陵南兆域为研究东汉时期的陵寝规制、布局特点、丧葬礼仪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有助于了解当时帝陵与陪葬墓的分布规律、陵园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等。出土的文物为东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典型标本,对于建立东汉时期的考古学年代序列,确定其他相关遗址和文物的年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墓葬的建造工艺可以看出当时的土木工程技术水平,包括墓道的开凿、墓室的构建、封土的堆积等,反映了东汉在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东汉时期的政治局势、皇位传承、皇室家族关系以及政治权力的演变等,是研究东汉政治史的重要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