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交际处旧址

摘要: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交际处旧址.1954年.郑州市金水区大石桥街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交际处旧址.1954年.郑州市金水区大石桥街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交际处旧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总序号:1,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大石桥街道。
2021年12月,被河南省政府核定为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市纬四路15号院 部分保留着苏式设计、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映入眼帘。楼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住的是政府公职人员。
1952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约两年后,纬二路政二街口附近,紧邻水利厅和司法厅,由苏联人设计的“八角楼”拔地而起,其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卷檐,又有明显的苏联风格。
1954年2月14日,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主持召开省委办公会,专题讨论迁郑后的建筑问题。同年5月18日,省委决定成立迁移委员会。
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建筑委员会”也在郑州抓紧建设省委省政府办公、住宿用房。
当时在河南省委办公厅机要处工作的李振华回忆,“建筑委员会”在郑州市划定的建设区域为:燕庄以西、京汉铁路以东、金水河以北、现在的黄河路以南。这个区域后来被人称作“行政区”。
那时候,规划的行政区周边还都是农田,除了省委省政府的办公楼、宿舍楼,河南省军区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楼,金水河往北直到黄河边,没有其他大的建筑,都是乡村野地。
197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该楼1980年至1994年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楼,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管理。
52号办公楼,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为苏式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屋顶为斜坡状,红瓦铺顶,木质房架,红砖外墙,泥巴玉米秆内墙,木质扶手楼梯,灰色水磨石地板。这种苏式办公楼在河南省已非常罕见,是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保留下来的建筑,是省政府成立后最早的办公楼,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